今日特推: 梁娱沁:念好“三字经”夯实教育科技人才根基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王金凤:网络职场话术教学侵蚀青年 正向职业认知的表现及建议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职场文化的演变,"如何用互联网黑话包装方案"、"三天掌握职场晋升话术""如何用Excel表格回怼领导画饼"等网络职场话术教学层出不穷,吸引了不少职场青年的关注,其在网络上过度的流行和渗透,无疑会对青年人的职业观产生影响。针对网络职场话术教学侵蚀青年正向职业认知的现象,必须深入剖析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对青年职业认知的侵蚀表现
 
  (一)助长投机取巧心态,忽视职业能力提升。绵竹市拥有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天一学院、绵竹市职业中专学院,据统计,3所学院每年应届毕业生约9000人左右,天一学院教务处某老师介绍,在开展的“你最想提升的技能”问卷调查中,学院80%的毕业生会受网络职场话术教学的影响,他们认为"会说话比会做事更重要",且应届毕业生简历中"沟通能力"的提及率高达90%,但真正具备专业深度的技能描述不足37%。可见,多数青年毕业生将这种"技巧高于能力"的认知偏差已植入心中。网络职场话术教学的一些错误认知正在侵蚀职业精神的根基,"话术依赖症"也将导致青年群体的过度依赖,不愿踏实工作,转而追求表面功夫,忽视真正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扭曲职业价值观,偏离职业发展方向。在网络职场话术教学中,如"00后怒怼领导"等话术深受广大青年朋友的“追捧”,这些话术让真实的职场沟通变得戏剧化、符号化。据绵竹某企业00后工作人员张某表示: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下,这种爽剧式内容能缓解焦虑,在话术中寻找到精神寄托;另有某机关单位1名临聘青年职工深受话术影响,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不愿上进,只想“躺平”,在网络上发布不良言论,制造网络舆情,并运用网络话术当面怒怼领导,造成不良影响。当"躺平"与"内卷"并存,部分职场人将"站队技巧""汇报艺术"视为突围法宝,导致青年群体的价值评判标准发生偏移,忽视职业的社会价值,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意义感。
 
  (三)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禁锢职业发展思维。网络职场话术教学通常以“快速成功”“职场秘籍”为噱头,吸引大量职场新人关注。近年来全市每年增加新就业人员7000多人,不同程度受到网络职场话术的侵蚀,影响工作开展。据化工企业老员工李某反映,经常有新人如:遇到跨部门调解问题,不直面问题、共同商议、想办法,而是奉行“直接找领导告状,让领导施压解决”,不利于问题解决。这说明网上的许多职场话术教学良莠不齐,多数内容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盲目套用可能适得其反,误导职场新人鼓励其不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去抛甩问题,使其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二、意见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真诚、合作的职场文化。
 
  加强正面引导,规范网络内容,加强对网络职场话术教学的监管,清理夸大、虚假内容,引导平台传播正能量;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监管,推广优质职场内容,抵制不良风气,从源头遏制不良网络职场话术教学的传播;媒体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职场文化,避免过度渲染“话术”技巧,鼓励网民举报不良内容,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帮助青年了解职场,提升职业素养。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合媒体、高校等,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活动,邀请优秀职业人士分享经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工会组织应提供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青年应对职场压力,增强职业发展的信心与能力。教育部门加强职业观引导,帮助青年理解"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职场文化,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企业应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公平、透明的职场环境。企业应建立透明的晋升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共识,倡导健康的职场文化,鼓励青年追求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平衡,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要加强对青年人的关心关爱、倾听引导,既要信任理解,也要尊重天性;既要给一些压力,又要在关键时刻帮一下、拉一把,真心实意为青年排忧解难,努力创造良好职场条件,为广大青年打造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作者:四川德阳绵竹市 王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