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杨蕾:心之所想 行之所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梁娱沁:念好“三字经”夯实教育科技人才根基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教育、科技、人才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需求,强化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党员干部、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作为各项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应找准定位、主动作为,为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贡献力量。
 
  铸牢“学”字堡垒,打好理论武装“阵地战”。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对三者提出的新要求。通过组织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党内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研讨,使“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汇聚起全社会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突破“联”字隘口,打好机制创新“协同战”。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教育部门应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并深化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素质教育,探索并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科研部门则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创造优良的科研环境,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人事部门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出台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吸引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乡贤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巩固“共”字高地,打好多元参与“持久战”。社会各界应深化共建共享机制,激活市场、社会组织协同效应。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设立科研奖励基金等方式,激励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公众对教育、科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报道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人投身教育、科技事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员干部、各部门、社会力量要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需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高质量人才保障。
 
  作者:梁娱沁  贵州省从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