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吴芳哲)2023年,老徐的猪肉和排骨,开始定时送往街角那家总飘着麻辣香气的川菜馆。双方没有白纸黑字,全凭一句口头约定,老徐的肉案和川菜馆的锅灶,就这样成了“搭档”。可日子一天天过,账本上的数字越积越多——一万块钱的货款,迟迟未予支付。
法庭上的“花椒味”与叹息声。“我知道老徐不容易,但我们也有难处……”被告席上,川菜馆的对接人吕某搓着手,眉间拧成了“川”字。法官没急着判对错,而是先缓和双方气氛,法庭上渐渐飘起一丝暖意。法官说道“老徐送的是猪肉排骨,你们做的都是暖人心的吃食。这一万块钱在账上趴久了,就会像菜里忘了放盐——总差着味道。”
法官的“文火慢炖”调解法。法官又让双方回忆合作初期的默契:老徐总挑最新鲜的肋排送货,吕某看老徐不容易也曾主动多给百八十元。这些被欠款淹没的温情,像文火慢炖般重新咕嘟出香气。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还钱的方式可以更有温度。”在法官的调解下,吕某带着歉意的说出“2026年5月1日前一定结清”,老徐也敞亮的表示不要利息。这场持续三年的债务拉锯战,在法官“掌勺”下,最终炖出了带着人情味的解决方案。旁听席有人小声嘀咕:“这不比强制执行强?不伤和气,以后还能继续做生意呢!”而这盘关于诚信的佳肴,虽然上桌慢了半拍,但终究没凉。
法官说法:诚信是为人之本,诚实信用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恪守承诺,及时履行义务。口头约定亦有效,权利义务受保护。(吉林靖宇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