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法商协同破僵局,十年工程款纠纷终化解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法警联动”融冰化结 多年兄弟和好如初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徐瑞颖)“老周,对不住!我不该动手,这顿饭我来安排。”
 
    “老李啊,我也有错,乱说话伤了和气,这顿饭必须我请!”
 
    原本还面带愠色、言语交锋的周某和李某,此刻却争着要请对方吃饭。这场因酒后口角引发的肢体冲突,在“法官+警官”的联手调处下,差点对簿公堂的纠纷,在法官和派出所民警的联手调解下,不仅避免了法庭上的针锋相对,更让延续数十年的兄弟情得以重续。
 
    岁月沉淀的情谊,有时竟会被一时的冲动蒙上阴影。周某和李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铁哥们”,关系一直很好。然而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几杯烈酒下肚后,一句玩笑话点燃了争执的导火索,从口角争执升级为推搡动手,最终周某受了点皮外伤。事后,一方坚持要对方赔偿医药费,另一个则非要对方先赔礼道歉。争执无果,两人一路吵到法院,坚决要求起诉对方。互不相让的两人都抱着“讨个说法”的念头最终闹到了法院。
 
    法官在接待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双方争执的核心并非医药费金额,而是被伤害的情感与未被尊重的尊严。在询问中得知事发后两人曾报警。法官立刻意识到,派出所掌握的第一手出警记录与现场情况,将是还原事实、化解矛盾的关键。为了解真实情况,法官随即主动联系了辖区派出所,向出警民警详细了解事发经过。派出所在得知当事人已至法院并仍处于对立状态后,积极配合,迅速响应,与法院携手启动联动调解机制。法官与民警商定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分别与两人进行谈话,从情、理、法多角度展开疏导。
 
    法官先找到了李某。法官没有一上来就讲法律条文,而是从两人的情谊切入:“听说你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这份情谊多难得啊。为了一句酒后的糊涂话,真要把兄弟情分闹没了吗?”见李某红了脸,法官才话锋一转,温和而严肃地指出:“当然了,哥们儿之间,动手肯定是不对的。从法律上说,这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于情于法,都该道歉。情理与法理的双重触动,让李某面露惭愧,当场承认了错误。
 
    另一边,民警也在做周某的工作,劝他换位思考。当两人再次面对面时,气氛不再尴尬。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李某主动道歉,周某也反省了自己的不是。一场眼看就要闹上法庭的纠纷,在法与情的交融中烟消云散。
 
    当调解室的门再次打开,李某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周某的手:“老周,对不起,我动手是我浑,你别往心里去。医药费我全包。”周某连忙摆手:“我也有错,不该翻旧账戳你痛处。咱们这兄弟,可不能因为这点破事散了。”紧握的双手、真诚的道歉,让积压在两人心中的隔阂彻底消散,这一幕也让在场的法官与民警倍感欣慰。
 
    群众之事无小事。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萌芽、调解在诉前,正是法院与辖区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的初衷。这不仅减轻了双方的办案压力,更关键的是为像周某和李某这样的当事人省去了诉累,用更高的效率、更暖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下一步,法院将继续深化与公安机关的协作,让“法官+警官”的联动模式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的“金钥匙”,努力让更多的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
 
    供稿:吉林省汪清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