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从烽火到星河:青年的时代答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王金凤:情绪劳动应有边界,尊重底线不容突破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服务者非“受气包”:情绪劳动应有边界,尊重底线不容突破
 
    近日,一则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上海某咖啡店内,一名顾客持续辱骂店员长达十余分钟,而店员全程默默忍受。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也再次凸显出服务业从业者所面临的情绪困境。
 
    服务业从业者固然应当提供优质服务,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无条件承受侮辱或无理行为。他们不是任何人的“受气包”。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作为消费者,也应当学会理性表达诉求,学会“好好说话”,多一份理解与包容,而不是将服务反馈变成情绪宣泄的出口。
 
    随着“线上情绪输出”场景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感到,“过度的情绪内耗”甚至比完成工作任务本身更令人疲惫。情绪劳动在服务行业尤为突出。
 
    从事服务业难免会遇到委屈。对此,服务从业者个人需加强心理建设与边界意识,学会区分“对方的问题”与“自我的价值”,不因他人的无理言行而否定自己;企业应构建起支持性的体系,成为员工的坚实后盾,可通过设立“委屈奖”、提供带薪“情绪假”等措施,切实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社会层面也需共同倡导文明理性的风尚,完善相关制度保障,营造更尊重、更包容的工作与环境氛围。
 
    总结而言,解决“职场受委屈”问题,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既是个人需要修习的“功课”,更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此类事件,创造一个让劳动者更有尊严的工作环境。(作者:四川省德阳绵竹市总工会 王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