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剧《西游记》中有名角色叫金池长老,修行了二百七十年却一直被贪欲所迷,执迷于锦斓袈裟带来的名和利,不惜悖逆佛法,杀人越货。然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他即使得到了袈裟,也依然难平欲壑,贪念渐长,愈发执迷,彻底丧失底线,最终葬生火海,其执念化为妖孽。
基层工作也如同修行之路,那些试图走捷径、脱离群众的干部,长期沉迷于虚浮缥缈的名利“袈裟”,最终只会走上私欲膨胀、信念丧失的不归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这句话凝聚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责任,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坚守初心,祛贪欲、走正道,才能获得群众认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才能最终取得“真经”。
一、以党章为镜,以意见为鞭,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
基层干部承担着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作用,负责将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更要牢牢守住底线和初心,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站到群众中去,将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一方面,要以党章为镜,定期自检自查。仔细反思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勇于亮出问题,检讨反思,做到找差距、补不足。另一方面,要以意见为鞭,接受群众监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工作做的好不好,政策推进有没有成效,群众是最直接的见证者,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听顺耳之言,更要听逆耳之言,以群众的意见为鞭,规范行为、守牢初心,做有信仰、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基层干部。
二、以汗水为布,以成效为丝,织牢群众认可的“百衲衣”
基层工作环境既具体又繁琐,充满了各种复杂性。党员干部需要处理各类问题,从人际关系到实际操作,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考虑。就如同织布一般,既要细心仔细,又要力度适当,织得好,布上才能用彩线绣出好看的图案,但一味地追求图案而忽略了织布的基础,则既不扎实也不耐用,稍有风吹雨打就散作一团乱麻。基层工作做的扎实与否,要看有没有为群众解决问题,有没有执行好党的政策和方针,有没有为乡村振兴做出成效。而群众认可的基层工作,不全都是声势浩大的华丽工程,更多的是点滴贴近生活的利民小事,就如同“百衲衣”一般,由群众的一次次点赞、一声声好评织成,看似平凡普通,不如“锦斓袈裟”那般华丽,但这却是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最高肯定。
三、以信念为引,以奋斗为路,奔赴“基层山海”取得“真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基层工作涉及面广,繁杂多变,需要接地气,讲技巧,灵活多变。所以,基层干部应当树立“信念指引,奋斗有我”的理念,勤于学、敏于思、壮筋骨、长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辩证思维,督促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万金油”,立足基层实际攻坚克难,勇于在艰苦奋斗中锻炼自我、磨炼意志,以“一往无前”的攻坚气势和“钉钉子”的务实精神,在为民服务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基层干部谁在为百姓造福,谁在装样子划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所以,只有守好“初心”,秉持公心,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不贪不义之名,不取不义之利,不做不洁之事,追求为群众认可的“名”,争取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利”,才能踏实做工作、为民干实事,赢得群众的掌声和喝彩,取得群众认可的基层工作“真经”。(作者:四川省广汉市 周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