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趋严峻的石油冲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研发突破,比如发展较为成熟的汽车领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新能源汽车。2024年北京车展,作为全球规格层次最高的车展盛会之一,首发新车就超过110款,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80%以上。现场展示的新能源汽车多达278款,那么新能源汽车是否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风向标,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数据观看。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18万台,市场渗透率为16%,同样是2023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基本上是全球的2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基本上占了2/3,市场份额非常之高。2024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逼近1100万台。一是全年来说乘用车达到40%以上的渗透率。二是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1%,未来还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突破,推动加速商用车转型。
在绵竹交通运输领域,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中,大力实施“两个进一步”。
进一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大力推行绿色公交出行。绵竹市现有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家,市内城乡公交104台、城市公交98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2015年11月至2023年12月,恒达运输、宏运公交两家运输企业逐年对老旧的CNG公共交通车辆进行了更换,共投入新能源纯电动车188台用于公共交通运输,建设充电设施(充电桩)103座,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占比达90%,由于新能源纯电动车及附属充电设施设备投资较大,加之目前从业人员待遇上涨,而运营期间实施低票价收入,因此企业承担的压力较大,然而为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生产生活需求。绵竹市将继续加快公交车辆提档升级,加速淘汰老旧车型,改善乘车硬件,提高乘车舒适性,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新能源公交化100%,达到公交车辆尾气“零排放”,给老百姓提供优质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出行工具,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一步推出新能源出租汽车,实现了“双赢局面”。在绵竹,通达巡游出租汽车公司率先投放新能源出租车,成为应用纯电动新能源车辆的出租汽车公司。这是继我市新能源公交车覆盖全城区后,又一公共交通工具实现绿色升级。张师傅是一位有15年驾龄的出租车“老司机”,现在开着新能源出租车的他,对于燃气车和新能源出租车都有着深切的感受:“开了电动出租车,没有尾气排放,行驶起来噪声也小,可以说是真正的绿色出行”。据张师傅介绍,现在每天充电费用大概在四五十元,以前如果这样开着空调跑,每天燃气费用差不多100元,燃料成本节约了接近一半。“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至少多挣1000多元。”实现了环保与群众得实惠的双赢局面。
在绵竹交通运输建设领域,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施工单位使用新能源机械。例如,招投标阶段设置使用新能源机械的加分项,概算编制中设置新能源机械维护保养费用等,增加新能源机械的普及率,减少传统燃油机械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尾气排放和空气污染。
在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中,我们不得不打通以下“梗阻”。
一是经久赖用的全固态电池已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发展方向。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创新、材料的创新、装备的创新,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企业、政府部门重点投入创新的方向。
二是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耗电量特别大,现阶段充电速度过慢(相对于油车)。改用“大口径”充电设备或大范围使用换电设备,获奖成为趋势。
三是仍需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构建系统性防护体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的核心要素,需要从系统层面,包括设计、制造、使用以及消防应急安全进行全方位考虑。对于安全性问题,从材料、电池生产以及整车研发,都要持续关注。
四是大功率充电对电芯体系化设计及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大功率充电是行业有需求,标准即将实施。大功率充电还需要我们再做一些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五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会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电池出现衰减的情况,尤其是在冬季使用的时候,电池的活性低,续航方面与实际续航差距甚远。简单的来说,温度越低,续航就越少,对于这方面用户还是表示不认可。
六是出租车主更换新能源车型的积极性较低,主要是这三个方面:出租车初期投入成本过高、政府对更换新能源车型无鼓励政策、充电设施不够完善。
七是新能源公共汽车前期经济适用,但电池质保期到了以后,更换电池的费用是车价的40%左右。
八、在交通建设方面,将继续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实时优化交通流量和路网拥堵情况,减少能源浪费和交通时间成本。(作者:四川省绵竹市交通运输局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