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谌钱婷:唯有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晏海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2020年初,中财委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作为新的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总牵引,体现了落实党中央为成渝地区量身定制的重大战略的自觉担当。
 
  在此背景下,成渝毗邻区县有机会能提升产业能级、吸引人口流入,进一步融入成都、重庆双城发展。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从以往国际国内区域发展的经验来看,越来越紧密的区域发展中,成渝周边城市会在人才、投资等优质资源上进一步展开竞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此,各地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落脚点,吸引产业和人口转移,推动融入发展大有可为。
 
  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刚性制度约束。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承接产业转移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不同层面的环境效应。因此生态环境领域的把关尤为重要,产业承接和外商投资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承接产业和外资投资入园,引导转移产业和外资投资项目向园区集中,规范和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能力建设,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二是要严把准入门槛,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严禁不符合环境准入条件和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转入。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全面推进节能降耗。
 
  加快互联互通,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一些城市提出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要着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城市,不断增强独具魅力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这需要生态环境领域持续发力,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是发展旅游文化、吸引人口转移的重要因素。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市民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让绿色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以群众的点滴小事改善环境质量。二是要抢抓合作机遇,与相邻区(县)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形成上下“一盘棋”推进的整体格局,共同推进生态建设、共同治理跨界污染、共同实施环境管理进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建设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存在突破口。从承接产业转移来看,可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为加大力度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从承接人口转移来看,加快与成都平原毗邻市县的互联互通,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后花园,吸引承接人口转移,从而融入双城发展。(作者:四川省德阳市广汉生态环境局 晏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