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刘晓庆:“双减”政策下教师的“增压”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双减”政策现已全面铺开,各地纷纷出台实施细则,全面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减轻家长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然而,“双减”政策下,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压力却直线上升。
 
  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设计、作业批改辅导、课题研究、上公开课赛课等工作,新政策下,教师们需要优化作业设计以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承担托管课程教学辅导等,新工作内容让不少教师感觉身心“压力山大”。“双减”政策下,学校是教育主阵地,校内教师是主力军,要想取得教育升级优化战争的胜利,做好教师关怀是关键环节,需要社会各级力量协同发力。
 
  一、 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当前,不少学校教师们工作时间被应付检查、填写表格、参与活动占据,即存在形式主义活动过多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性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等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减负体制机制,明确具体措施举措,清理规范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二、 运用先进科技,为落实“双减”提供技术赋能。例如江西省依托“赣教云”平台建设的“智慧作业”系统、上海市闵行区推进数据驱动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1258工程”等。这些系统运用光学扫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聚焦课堂教学、课程选择、校园活动、社团参与等不同场景,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学生各科薄弱点、提高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帮助实现分层次辅导和家校协同。各地区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积极研发操作简单、精准高效的教育辅助系统,用技术手段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全面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 做好教师关怀保障工作,用扎实举措为减轻教师生活压力。在基本保障方面,要逐步优化教师的薪酬设计、福利保障制度,寄宿制学校的应尽量为教师配置宿舍,非寄宿制学校可以增设教师休息室,保障教师餐食科学营养;在工作机制方面,要创新优化新政策下的班级管理,可以通过多个班级结对子交叉管理、返聘退休教师、吸收社会兼职辅导教师等方式,分担主科教师的工作任务;在心理建设方面,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增设教师免费心理咨询渠道,通过心理咨询师进校园等方式,及时帮助教师纾解压力,让他们能轻装上阵。
 
  新政策、新形势意味着新的挑战,当然也是实现教育优化转型的新机遇,当前我们亟需社会各层面力量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在措施上抓细,做好新政策下教师们的“后勤保障”,“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分忧,也为教师群体良性发展助力。(作者:四川绵竹 刘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