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王婷婷:给“网络综合症患者“的医嘱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网络作为一项新兴的传媒产业进入中国后以旋风般的速度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在带给大家海量信息的同时独特的网络社会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各种“网络综合症患者”,我意特准备了以下医嘱。
 
  给“网抑者”的医嘱—适度。“不喜欢我没关系,我也不喜欢我自己。”“生活好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丧文化”“网抑云”等各种丧惨弱形象席卷网络群体,抑郁情绪弥漫社交平台。这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抑郁消费者们,大多把这当成矫情表达的标签,吸粉点赞的利器,但是却带坏了网络环境,并且让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更难被人察觉和体谅。情感需要宣泄,但是宣泄过了边界,没了尺度,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就需要一些约束来控制一下度了。“生活再苦,我们却可以很甜”,不消费抑郁,不敷衍生活,不装病卖惨,把握尺度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
 
  给“标签党”的医嘱—回归。现在很多人会在网络上苦心经营自己的虚拟形象,甚至牺牲和忽视了自己的真实生活,点赞之交才是朋友,促膝而谈已成过往,只生活在网络中贴着各色“标签”得以存活。其实再绚的头像也无法替代身边的一杯温茶,再多的点赞也无法替代朋友的欢声笑语,再美的图片也无法替代行走的脚步。试着远离网络回归生活吧!陪伴家人感受烟火气息;参加活动提升自身修养;看书旅行增加知识储备,展现一个不完美但真实的自己,到时你再回头看看,撕掉“标签”的你一样自信美丽,网络也不过如此。
 
  给“网瘾者“的医嘱—自律。现在如果给你4个小时你会做什么?是刷抖音、看快手,聊微信、刷微博,嘻嘻哈哈倏忽而过,还是阅读经典、游览山川、陪伴家人。先别急着回答,给你看一张图:一位男子侧卧床上,手中拿着手机玩得兴致勃勃,但是他的样子和百年前瘾君子吸食鸦片的场景惊人相似。这时候你是不是吓得放下了手机,是增强自律用好网络让它成为你的帮手,还是继续依赖沉迷网络让你成为网络的奴隶?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网络综合症“其实还有很多,暴力、虚伪、负能量、极端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也向现实倒灌,降低了人的道德素质、腐朽了精神文化、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非常深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并已经要求各部门各地区结合实际开始贯彻落实,相信这一定是一剂猛药,它将从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生态治理、文明创建、组织实施等全方位治理网络空间,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态新局面,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勇敢走出网络覆盖区,去遇见更多的可能,看见更大的世界。(作者:四川省绵竹市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