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高频度重申忏悔录,正是反腐败治本战略的体现。忏悔录的公开,说明中央在保持高压反腐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在未来的反腐败格局中,有效的廉洁教育将成为构筑“不想腐”堤坝的重要基础。(6月23日<中国网>)
随着中央不断加强反腐的力度和强度,一批批“大老虎”和“苍蝇”都相继落马,如近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济南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新文(正厅级)决定逮捕;街关镇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大成违反廉洁纪律问题。2017年5月,刘大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等等,上到央级的高级干部下到基层的村干部,其中少部分干部理想信念丢失,被金钱蒙蔽双眼,公权私用,贪赃枉法,有的甚至还和纪委玩起了斗智斗勇的游戏,殊不知邪不胜正,即使再狡猾的贪官最终也会露出狐狸尾巴,等待他的也将是法律的严惩。
中纪委为进一步加强反腐实效,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高频度重申忏悔录,正是反腐败治本战略的体现,给广大干部开出腐败“治心”良方,为的就是从腐败根源着手,一方面,通过忏悔录起到弱化腐败动机的作用;另一方面,从落马官员的心路历程中总结其以权谋私所利用的制度漏洞或制度缺失,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利于减少腐败机会,达到治本的目的。
为什么在中央反腐如此高压态势下,有的官员仍然在反腐上面“走心”,愿意铤而走险,心存侥幸,绞尽心思的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笔者认为是官员没有留住自己的初心。尤其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应贯彻始终,不离不弃,然而有的干部随着自己位高权重,权钱观念膨胀,理想信念丢失,一步步违规违纪,有的甚至触碰法律红线,走上犯罪深渊。
重申忏悔录,公开忏悔录,发挥其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给广大干部上好一堂生动的廉洁教育警示课,给干部敲响腐败警钟,在未来的反腐败格局中,有效的廉洁教育将成为构筑“不想腐”堤坝的重要基础。(文/四川省什邡市水务局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