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心中有民,群众口中有赞。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廖俊波同志不仅是县委书记的榜样,而且是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他把毕生的奋斗与党的事业融汇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福祉联系在一起,生动诠释和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
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担当作为,敢干善干,从“省尾”到“十佳”转变,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当代愚公”黄大发36年坚守,以命相搏,绝壁凿渠,一股清泉流进草王坝村,滋润民心……这些“英雄群像”,用实际行动写出好干部的标准。
怎样检验好干部?群众口碑是有声的试金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提及廖俊波,群众赞不绝口。“坚守初心,公心办事。”对于黄大发,村民们亲切地叫出“大发渠”。“王婆卖瓜”时的干部,或许能一时蒙混过关,但绝对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群众并不买账。一名好干部,经得起群众口口相传,终会成为群众口碑。
怎样做一名好干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对错。要以廖俊波、黄大发这样的好同志为镜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工作业绩写在大地上、写在群众的心坎里。当一名好干部,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用心倾听民声,用力为民解忧,才能赢得民心。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在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中,要做到学在深处、做在实处,以群众得不得实惠、群众满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留痕于一方,留声于民间。(作者:贵州省仁怀市委组织部 钟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