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委组织部制定了《部机关党员干部使用微信“十严禁”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出了严禁利用微信群编织“关系网”、严禁在微信中对领导和同事品头论足等。(6月12日《中国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信也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它目前已经是超过9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聊天、发图、传文件、视频、语音等,简单的使用方法,加上便捷、快速传送,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
现如今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加快工作进程,也开始广泛使用微信办公,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微信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但同时对一些思想政治不坚定的干部职工来说,微信为其贪污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为了让广大干部职工讲政治讲大局,立新规给干部使用微信划红线、戴上“紧箍咒”,筑牢反腐城墙。
微信具有媒体属性,反映的不仅仅是干部的日常生活,更能折射出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干部职工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观点都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警觉,把讲政治这根弦时刻绷紧,决不能在政治上犯迷糊。而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发表评论否定“一国两制”,其观点被广泛转发,造成恶劣影响。吴某因“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受到纪律处理。
如何让干部职工在使用微信上注意底线,不背离公职人员的职业规范,不违规收受红包等,笔者认为一些地区和部门立新规,规范干部使用微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如天津市委组织部制定的《部机关党员干部使用微信“十严禁”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出了严禁利用微信群编织“关系网”、严禁在微信中对领导和同事品头论足等,让广大干部职工使用微信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职业道德,把微信用的好用的恰当。
微信能给广大干部职工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需要其讲政治讲规矩讲大局,通过立新规方式把微信公众平台用得其所,为广大群众带好头,服好务,发挥好微信的积极作用。(文/四川省什邡市水务局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