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王斌:拼服务让升级“禁酒令”落到实处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曾经,“谈好生意必在酒桌”,对不少负责招商工作的干部来说,这已成了思维定势。然而在辽宁记者注意到,“不喝酒也能招好商”的看法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力戒铺张,不搞“忽悠”“撑场面”,让招商工作从酒桌回到谈判桌,这一转变,体现着辽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6月1日<人民网>)
 
  众所周知,中国官场上的“酒桌文化”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部分官员身上存在着所谓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同意同意”、“酒精考验”、“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的错误思想,升级“禁酒令”遏制住酒场歪风的“总阀门”,让“禁酒令”不再是一纸空文,拼服务让升级“禁酒令”落到实处。
 
  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更有很多诗人以酒做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词,更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佳绩,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官场上的“酒文化”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很好的充当了联系感情、办事交流的媒介。
 
  但是随着酒文化的不断发展,有的地方有的干部做法却让酒文化变质变味了,非名酒不喝,让接待者苦不堪言,难以承受。近年来,公款吃喝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其吃喝者之众、耗费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全国范围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一个个惊人的数字无不反映出升级“禁酒令”势在必行。
 
  如何让升级“禁酒令”不是纸老虎,真是落到实处,笔者认为由拼酒变为拼服务是关键。尤其是在中央加大干部作风建设上,要让广大干部改变传统的以酒待客的陈旧思想,要以服务取胜,以服务来吸引人、留住人。
 
  “禁酒令”是一个双赢举动,不仅让干部从酒桌上解放出来,同时也大大的减少了奢侈浪费现象,只有通过拼服务让“禁酒令”真正落到实处,让天价酒无销售之门,让社会风气更加风清气正。(文/四川省什邡市水务局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