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会帷幕徐徐落下,我相信各位代表都会有很多感慨。我愿意把此时此刻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勉,也作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的结束语。”在闭幕讲话的最后,王东明即席脱稿讲了一段话,十分动情、充满真情,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61岁“高龄”的省委书记王东明来说,记忆力已经不复年轻时过目不忘、过目能诵的“当年勇”了。照本宣科是领导干部大会讲话的“明规则”,然而,东明书记却在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会上,作了一番热情洋溢、情到深处自然浓的“脱口秀”讲话,催人泪下,与会代表中奏响了“同频共振”的“心”乐章。
笔者认为,东明书记“脱口秀” 情动蓉城,皆因人民“附体”,这是东明书记爱川人的善因“结”出的善果。有了人民“附体”的亲密无间、鱼水情深,怎能不动情、动(感动)蓉(蓉城)呢?东明书记脱稿讲话,句句流淌出“三言(严)三实”的真谛。说者有心,听者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掌声雷动,掌声“合拍”。东明书记的“脱口秀”讲话,是一个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借鉴的“他山之石”。
言之有物是东明书记“脱口秀”情动蓉城的“硬道理”。事实胜于雄辩,言之有物方能言之有理,让听众产生“和弦”的共鸣声。过去五年,四川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这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输在起跑线上”的四川人民不甘落后,不屈不挠,在东明书记的带领下,战天斗地,改革创新,使得四川经济得以跨越式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大大增强,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言之有情是东明书记“脱口秀” 情动蓉城的“软实力”。东明书记的“脱口秀”讲话并非无病呻吟,而是饱含深情,有感而发,是深爱四川人民的真情流露。东明书记对四川人民的深情厚谊,由来已久,从入川时就已带来。东明书记的深情厚谊撒满巴山蜀水的每个角落,滋润着8000多万四川儿女的心田,成为四川人民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言之有民是东明书记“脱口秀” 情动蓉城的“硬实力”。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有党,才能心中有民。心中有民,才能处处为民着想,集中民智民慧,造福于民。东明书记带领四川各级领导干部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民生工作,这五年是四川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四川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饮水思源,四川人民怎能不感动、感恩东明书记呢?
正是由于东明书记讲话的“三言(严)三实”的强有力支撑,人民“附体”,处处为民着想,时时为民服务。因此,东明书记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慷慨激昂,讲话自然就能声情并茂,掷地有声。
我们领导干部讲话就要像东明书记那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讲话以言之有物为要义,以言之有情为遵循,以言之有民为依托。不仅如此,讲话要脱稿,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听者才能如醉如痴。
东明书记讲得好的底气是因为做得好。言为心声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织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做合格党员,不仅要讲得精彩,更要做得精彩。心中有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正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必须奋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作为四川儿女,必须“雄起”、“雄起”、再“雄起”!才能让“天府之国”变成“天上人间”,让四川人民快乐赛神仙!
作者简介:龙继辉(笔名:龙在游、江水熊),男,籍贯:四川罗江,工作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环境保护局,职务: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德阳市网络文化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大专和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书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先后在《共产党员网》、《人民网》、《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搜狐网》、《网易网》、《新浪网》、《环球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商报》、《中国经营报》、《侨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晨报》、《河南日报》、《广西日报》、《河南商报》、《扬子晚报》、《西藏商报》、《联合日报》、《安徽日报》、《青海日报》、《生活晨报》、《北京晨报》、《宝安日报》、《光华时报》、《江南时报》、《淮海商报》、《企业党建参考报》、《企业家日报》、《江苏工人报》、《吉林工人报》、《北方法制报》、《市场星报》、《人民法院报》、《安徽法制报》、《法治周末报》、《大河报》、《烟台日报》、《宜宾晚报》、《寿光日报》、《德阳日报》、《德阳晚报》、《昌平报》、《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晚报》、《贵港日报》、《宿迁晚报》、《宿迁日报》、《三门峡日报》、《齐鲁晚报》、《泉州晚报》、《株洲日报》、《赣州晚报》、《燕赵晚报》、《石家庄日报》、《西宁晚报》、《常德日报》、《潮州日报》、《淮安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杂志、《大观周刊》杂志、《人才资源开发》杂志、《方圆》杂志、《理财》杂志、《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德阳政法》杂志、《当代陕西》杂志及省级网站、报纸等,共计在百余家媒体上发表评论文章700余篇,其中,《人民网》上发表23篇,《光明网》上发表28篇,《共产党员网》上发表20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200余篇,在《红网》、《四川在线》、《荆楚网》等网站上有评论文章的个人文集,被《三门峡日报》等报纸聘为特约评论员,在《中华励志网》上开设了“龙继辉新闻评论文章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