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白塔乡增花村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乡干部吃饭、买烟。这些钱,是老人靠编背篼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对此,村支书杨秀光给出的说法是:“不去吃对不起人家。”(10月13日《华西都市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文化中,“千里为官只为财”“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腐败亚文化”已绵延数千年。人情社会里,所谓“办事要吃饭、敬烟、吃酒”“办事先送礼,平事先拿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情面看钱面”等观念仍颇有市场。
不可否认的是,“腐败亚文化”由来已久,小到个人求医、求学、求职、操办“无事酒”、收受“小红包”,大到经商办企业、上重点项目、买房子等,这种“不朽”的“文化”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心底,以至于有人慨叹:“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要抵制“腐败亚文化”的侵蚀,彻底扭转社会风气,需要从每个人做起,特别是需要党员主动带头向“腐败亚文化”说不。
面对浊乱世风的“精神雾霾”——“腐败亚文化”,有的党员患上了“红眼病”,抛弃了自己的人生底线,卷入腐败的漩涡不可自拔,为此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有感触的指出,“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又谈何好转?”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每一位党员,必须坚决和“腐败亚文化”说不。
“腐败亚文化”之所以大行其道,与8700多万党员有着一定的关系。无论手握权柄的干部,还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收个小红包,收份土特产,办事要吃饭,“不给好处不干事,给了好处才干事”等现象,在党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正是他们的小小举动,让“腐败亚文化”发扬光大。
因此,面对“腐败亚文化”,党员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常以良好风气为尺度和标准,堵住腐败的“方便之门”,做到自强、自律、自警、自醒,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本色。党员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遵守党纪政纪,常想立身之本,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抵抗住“腐败亚文化”的诱惑,力保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作者:四川省古蔺县永乐镇政府 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