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何挺: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特殊办理规则的重大推进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彭忠富:编制岂能成为干部的摇钱树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借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优惠政策,河南周口郸城县水利局原局长刘理政涉嫌虚报编制数量,违规发放财政全供事业编。郸城纪委证实,已对刘理政做出“双开”处分,此案已移交检察机关处理。(09-04《新京报》)
 
  每个编制,国家财政都会拨款,编制意味着一个旱涝保收的饭碗,这也是许多人想方设法想要进入体制内的原因。但编制都是有限的,要定编定岗,坚决不能吃空饷。一个单位,上班的人可能很多,但编制却有很大不同,有些是行政编,有些是事业编,有些是参公事业编,有些人则是临时工。有无编制,是什么样的编制,这就给同事之间的收入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什么人可以进入编制,在过去就是单位一把手领导说了算,这就给领导利用编制做文章捞钱,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某些地方,一个地区的党政一把手大领导可以卖官,而那些科局级的部门领导则可以卖编制。本质上,二者没有明显区别,都是人事安排上的黑洞,社会对此深恶痛绝。
 
  只不过,像郸城县水利局原局长刘理政这样,大量虚报编制数量,违规发放财政全供事业编的现象却很少见。据新闻中披露,某职工回忆,“当时整个水利局河道管理人数不足80人,全县水利系统差额供给和自收自支人员加起来也不足100人。”时任水务局局长刘理政签发当年请示文件,共申请编制208人,最终周口市委机构编制办下发文件,批准郸城县水务局增加编制的请求,并将208人的请求增加至247人。180、208、247,这三个惊人数字的出现,足以让我们见识到郸城县虚报编制数量的严重性。编制,已经成了部分干部的摇钱树。对此,郸城县水务局原局长刘理政、周口市编制办负责人等领导都难辞其咎,都涉嫌在这起违法事件中搞腐败获益。刘理政虚报编制数量的目的,就是借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优惠政策捞钱,一个编制需要三万元运作,对于那些能拿得出钱来行贿的人来说,这三万元贿款并不算多,因为毕竟终身有了保障。但对于不愿意行贿或拿不出钱来行贿的职工来说,他们就在这次改革中亏大了,永远被挡在了体制之外,失去了入编的唯一机会。
 
  该上编制的上不了,譬如职工周敏被领导告知,“轮不到你,编制不够”;不该上编制的却上了,譬如那些“相关单位需要安置的人员及老职工的个别子女”。试问这样的改革何以能够服众?一个编制三万元,刘理政通过虚报编制数量,至少获利上百万。另外,周口编制办批准的编制数量,郸城县水利局只分配到201个,还有46个编制不知去向。也就是说,某些人借着这次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契机,冒用水利职工名义,也变相取得了财政全供事业编,这背后的黑幕更是让人吃惊。如果没有当时郸城县党政一把手领导撑腰,一个水务局局长是不敢如此张狂的。目前刘理政严重违纪,涉嫌违法已经得到处理,但是光是“双开”还是不够的,他当年的贿款怎么办?还有那些违规入编的人员怎么办?背后有无更高级干部参与其中,郸城县乃至其上级周口市,都应该在缜密调查的基础上,尽快给社会一个满意答复。(作者:四川省绵竹市茶盘 彭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