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冉嘉诚:校园网贷是“福利”还是“诱饵”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校园网贷”对于公众来说并不陌生,在当今的校园内此种广告俯拾皆是,而由网贷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也使人们对于“校园网贷”这个相对新颖的词有了深入的了解。“无力还款跳楼”、“被迫援交”、“家庭破裂”种种负面新闻不绝于耳,我们不禁要问当代大学生何至于此。
 
  今天的大学在不断的转型,许多学校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与社会的接轨也就越来越密切,使得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潮”涌进了校园。一股是“奢侈享受”之风,攀比、奢侈品、高消费;一股是“创业奋进”之风,兼职、创业、从头起做。无论是高消费还是创业都离不了钱。大学生除了家庭补贴没有其他固定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校园网贷孕育而生。网贷平台与借贷学生两者各取所需,本应相安无事,但是对薄公堂甚至于出现惨绝人寰的案例时有发生,“校园网贷”是福还是祸?
 
  网贷平台门槛低,手续方便,到帐快是其特有的优势,用“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等广告语来吸引眼球,又打出“无抵押,零利率”的噱头进行哄骗,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进行网贷。因为没有固定收入所以大学生进行网贷提前消费,又因为没有收入而无法偿贷,陷入“以贷止贷”、“拆东墙补西墙”的漩涡中。从进入大学的踌躇满志,到在校园中奔波于各家网贷平台,再到出大学的负债数十万元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网贷平台申请借贷的资格审查太宽泛,不需要抵押,有身份证、学籍证明即可,申请事由绝大多数都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创业”,实际上申请借贷的大学生多数都是借钱消费,对于此种状况各机构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以后的还贷埋下了祸患。其次,网贷平台大肆宣传“低利率、零利率”但实际上,其利率不低反而是高达25%左右,还要在本金上扣除抵押费、手续费、中介费等,借1万元能拿到手的可能就8000元。
 
  校园网贷是新兴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督体制存在着漏洞,导致校园网贷畸形兴盛发展,由此产生种种乱象,各个网贷平台千方百计要把大学生拉下水。要想借款额度更高,出现了“裸持”,用裸照来换取更高金额的借款。对于到期未还的学生,采用威胁、骚扰、恐吓等手段,每拉来一个人借款就可以减免本人的还贷比例。
 
  要使校园网贷走上正轨,使其服务于大学生,不仅要规范网贷平台放贷行为,适当提高放贷标准使其有所抵押或担保,完善行业制度;而且要形成监督体系,银行、市场监督、政府等相关部门联合加大对网贷平台的监督整治力度,同时校内要积极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指出网贷存在的潜在风险性,提供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作者:资阳市雁江区 冉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