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易延端:健康中国,职工的休假愉悦不可或缺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笔者以一个劳动者的视角认为,全民健康,就是每个人的的健康,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利,让其享受休假的那份愉悦,无疑有利于身心健康并提升工作效益,应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全民健康”范畴。
 
  若干年前,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委、区政府规定机关干部“凡是该休假的休了,给予必要的奖励;而该休假的不休假,硬撑着干活的不予奖励”决定公布之际,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赢得了干部职工的一片叫好声。笔者当时分析认为,大家之所以为之叫好,是这个规定符合科学精神,极富有人情味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今,中央推进“健康全国”建设,职工公休假政策亟待落实到位。
 
  很久以来,一些企事业单位在竭力倡导敬业奉献的时候,总是不加区分地把“带病坚持工作”等作为榜样,并号召大家向之学习。细究起来,此举或是企业为了少付工资、多赚钱;或是事业单位领导急于完成上级的某项紧急任务,鼓励职员拼命加班。如果这样,业主只需对工人进行几句口头表扬,象征性地给点奖金,工人就会在“奖励”的诱惑和“炒鲤鱼”的威逼下“加班加点”拼命地干,业主就会“不尽财源滚滚来”。而事业单位之所以频繁加班加点,主要原因可能是领导对本单位干部职工了解不够,在布置工作时,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统筹。如对身体好、工作能力强与身体差、工作能力弱者都“一视同仁”等,导致给有的人分配的工作不够干,而给有的人分配的工作则干不完。另外,除某些特殊情况,加班加点没完没了地干工作也不是好事,这些人不是为了投机取巧、骗取荣誉,就是为了沦为“后进”,没有必要大肆提倡与张扬,更不能大张旗鼓号召大家学习。
 
  人毕竟不是机器,列宁说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劳逸结合才会有高的工作效率。人劳累之后总需要通过调养来恢复精神和体力,如果一味地成天就是工作、工作……把自己当成陀螺一般,除了吃饭睡觉就只有工作,就无法享受到人生,享受到生命带来的快乐,就会失去生活与奋斗的目标。
 
  尤其严重的是,加班加点搞多了,有的人还会积劳成疾,透支生命;无数事例表明,一些很优秀的人才被埋没在加班加点工作中,甚至英年早逝。这既是对科学的不尊重,也是对人的不尊重,从人力资源上来看也是极大的浪费,于国于民于本单位都是害多益少的。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让更多的劳动者在“爬山”的时候,欣赏周围的风景,需要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利。充分享受休假的愉悦,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之中。(作者:四川省什邡市水务局 易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