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彭宗继: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片蓝天

浏览: 来源:中国法制传媒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贡献智慧力量。“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实则就是“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片蓝天”。
 
  当前,改革进入了一个深水区,广大干部面临的是一块块硬骨头,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困难,都需要拿出改革创新的勇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知难而退,畏缩不前,还是改革创新,迎难而上?不改革创新显然是死路一条,而要攻坚克难就必须改革创新。是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确立的发展理念之一,是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创新确立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
 
  历史上,商鞅变法是改革创新,日本明治维新是改革创新,西方发达国家也无一不是在多次改革创新中跌跌撞撞发展前行的。然而,纵观历史上的改革创新,又有多少不是以改革创新者人头落地或失职罢官为代价的呢?尽管后人在尽情享受他们改革创新的成果,乃至于为他们扼腕叹息,树碑立传,然而,这种结局往往令后世之改革创新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乃至于在国人心目中成为一种“文化”——枪打出头鸟。在这种无过即功的理念支撑下,有谁还愿意改革创新?有谁还敢改革创新呢?如果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干部是这种思想状况,他们焉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出改革的深水区呢?焉能肩负起决胜全面小康的重任呢?焉能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把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呢?又有多少人想到给改革创新者一个容错免责的机会,不让他们流血流汗又流泪呢?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如果一个地方和一个行业的干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行动,那他们怎么带领一个地方和一个行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呢?因此,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带头作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他们改革创新。正因为如此,《意见》的出台不仅是鼓励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其火车头和领头羊的作用,更是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给其一个机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无论是认识困难还是破解困局都少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加之诸多因素的影响,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出现一些失误和过错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因此,应当客观、公正、理性地看待干部的失误和过错,界定他们在其中的责任,进而依规依章追责或免责,而不是墙倒众人推,痛打落水狗,乃至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意见》的适时出台,是依法治国的体现,是依归依章管党治党的要求,也是一个成熟政党和成熟民族的标志之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对改革创新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更是保护。
 
  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片蓝天,给我一片绿荫,还你一片森林。对于四川的广大干部而言,《意见》就是省委、省政府给他们的一个机会,一片绿荫。社会应当以宽容的心态,长远的目光,为敢于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相信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必将还社会一片蓝天。(作者:四川省邛崃一中 彭宗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