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陕西泾阳法院:以保促调、以保促执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法官成功调解,一场离婚风波终化干戈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就离!”
  ——法官成功调解,一场离婚风波终化干戈
 
  山东法制传媒网:(杨晨)“这日子没法过了,必须离婚!存款和孩子都得归我!”王某(化名)情绪激动,声音带着哭腔,尖锐地划破屋内原本就压抑的空气。 
 
  “存款?这些年我辛苦赚钱养家,你大手大脚花了多少心里没数?孩子也别想带走!”被告蒋某(化名)满脸通红,双手用力拍着桌子,站起身来,脖子上青筋暴起,毫不示弱地吼回去。狭小的接待室里,气氛剑拔弩张,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不休,多年夫妻的情分此刻似乎被无尽的矛盾消磨殆尽。
 
  屋内气氛凝固,孩子躲在接待室外,不知所措。眼看矛盾即将升级,案件承办法官郭和玲微笑着走进屋里,温和地说:“先别着急吵,咱们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一说。”在郭法官的安抚下,两人渐渐平静下来,随后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分别与王某和蒋某谈话。
 
  “孩子才8岁,你们真的忍心让他生活在单亲家庭吗?”郭法官拿出孩子写给父母的信,稚嫩的笔迹写着:“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吵架了……”王某瞬间红了眼眶,王某哭诉着这些年的不易,从孩子半夜生病独自送往医院,到操持家中大小事务的艰辛,每一件小事都是她心中的痛。郭法官耐心倾听,不时递上纸巾,轻声安慰。待王某情绪稍缓,郭法官从法律角度向她解释财产分割的原则,也提醒她考虑孩子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在与蒋某交谈时,蒋某也大倒苦水,称自己在外打拼都是为了这个家,却得不到理解。郭法官肯定他为家庭的付出,同时指出他在家庭陪伴上的缺失,告诉他家人更需要的是他的关心。
 
  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郭法官的真诚和专业逐渐打动了双方。最终,两人达成调解协议:两人暂不离婚,给婚姻一个缓冲期;蒋某承诺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花时间陪伴家人;双方共同制定家庭财务规划,合理安排开支;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两人共同协商,互相配合。
 
  “家事案件不能简单一判了之,我们要做的是修复关系,而不仅仅是解决纠纷。”郭法官在调解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看他们从针锋相对到互相体谅,这正是家事审判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吉林省敦化林区基层法院积极创新家事审判机制,成立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室,组建“三合一”审判组织机构,让司法裁判充满人文温度。下一步敦化林区基层法院将以先行调解为依托,持续深化家事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为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贡献司法力量。(吉林省敦化林区基层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