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贵州从江县“五举措”用活民族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性双拥新格局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贵州从江县“五举措”用活民族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性双拥新格局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凝聚民族之力 共绘双拥之魂
    ——贵州省从江县“五举措”用活民族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性双拥新格局
 
    山东法制传媒网:(鲁畅 韦绍东)贵州省从江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陲小城,苗、侗、瑶、壮、水等少数民族人口37.92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4.8%,各民族历来保持着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已连续七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该县立足多民族聚居特色,深挖苗、侗、壮、瑶等世居民族多彩文化,创新构建群众化双拥实践路径,以“五项举措”打造出民族地区军民团结的鲜活样本,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注入持久生命力。
 
    活用民族阵地搭建群众双拥教育平台
 
    利用侗族鼓楼、风雨桥、民族广场等传统议事休闲场所,建成“双拥一条街”“双拥园”“双拥广场”“双拥产业园”“双拥亭”等特色阵地120处。依托民族村寨特有的议事传统,创新打造“双拥故事”品牌,组织退役军人、烈士家属等优抚对象不定期到鼓楼开展“崇军学堂”400余场,讲述英雄事迹、部队生活、红色文化、政策关怀。引导民间歌师、戏师将党的政策法规和双拥宣传编成语气押韵、朗朗上口的侗族歌词,将红色故事编制成侗戏剧本,以踩歌堂、琵琶弹唱、戏剧表演等方式进行演唱,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双拥和国防意识。
 
    丰富民族节庆活动促进军民团结互动
 
    从江县少数民族将“侗族大歌节”“苗年节”“壮年节”“三月三”和春节、村寨“吃相思”等民族传统节庆转化为双拥活动载体。创新举办以“奋进新征程·军民鱼水情”为主题的从江县双拥文化传承暨国防教育文艺大比武活动,贯洞镇宰门村将六百年传承的春节抬“官人”用来抬“军人”。节日期间驻地部队里笙歌悠扬,苗舞翩翩,军民同乐。军民共植“双拥林”,共修“双拥路”“双拥井”,共建“双拥产业园”等实践活动,建成军民共建示范项目23个。实现政策宣讲“双语化、故事化、艺术化”,实现节庆活动与双拥实践有机统一。
 
    培育民族双拥特色创新群众参与模式
 
    从江县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习俗,重点打造民族“双拥模范村”品牌矩阵。岜沙苗寨将双拥与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村;马安、东朗等苗族村寨将拥军优属纳入苗族村寨村规民约,落实“一个村寨一条拥军寨规”已成为公序良俗;高芒、高华、摆翁等瑶族村寨女青年通常把军人作为自己人生伴侣的首选对象,流传“一名英雄人物一段浪漫奇缘”,演绎了独特浪漫的“瑶山嫁郎”故事;拱孖、尧贵等壮族村寨保持“一种拥军习俗一脉相承”,群众自发捐资创新“百家米拥军基金”慰问军人家庭,60年来捐资拥军已成为当地群众一成不变的习俗;银潭、宰门等侗族村寨按照“一季农忙一个拥军主题”,自发组织青年男女为军属开展砍柴火、犁田、插秧、收稻谷等农事活动,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自发筹集当地农家土特产品开展拥军慰问活动蔚然成风。从江创建“双拥侗戏巡演宣传队”,将双拥政策和红色故事编制成侗戏剧本巡回演出;县妇联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开展国防教育讲座等。
 
    深化军民共建深度融合拓宽发展路径
 
    从江创新实施“双拥+N”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构建党政共建、军地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双拥工作格局,实现双拥建设与经济发展融合。创建“下江红七军陈列馆”和岜沙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村;打造“双拥产业园”,与8家企业签订优待合作协议,为军人军属提供专属就业岗位;建成“双拥一条街”,与“双拥一条街”内的拥军企业(门店)签订协议,为军人军属消费给予优惠优待;抽调政法系统精兵强将及县法律顾问资深律师,组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免费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现役军人赖某某家庭争取赔偿资金74万余元案例,被列为维权典型案例;县妇联通过开展月嫂、家政服务、“友成妈妈”电商等技能培训帮助5名军属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驻地部队与民族村寨建立“军民共建单位”,将国防和双拥融入群众生活中,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谱写军地协同发展新篇章。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从江县投入150万元,按照统一设计方案,实施标准化建设,20个乡镇(街道)和234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五有全覆盖”要求,完成江东社区、清平社区两个100名以上退役军人全国示范型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拨付双拥模范创建工作经费预算225万元,投入部队基础设施建设984万元。坚持军地军民团结互助,认真落实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民族特色拥军”活动,组织绣娘为驻军和每年入伍新兵绣制鞋垫和香包等,涌现出双拥模范乡镇5个、双拥模范村21个、爱国拥军模范单位13个、拥军模范人物20个、拥军企业(门店)165家、拥军出租车100辆、拥军公交26辆、班车和农村客运151辆、网约拥军车51辆,形成“万企千寨拥军”的生动局面。驻地部队为共建村共建双拥井方便群众取水,共建双拥亭供群众休闲,共建双拥风雨桥便于群众出行,共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坛美化人居环境,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和慰问困难户,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和共植双拥林等活动,军民谱写“浓浓的民族风,深深的鱼水情”的新时代双拥新篇章。(贵州省从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