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四川广汉农业农村局开展“七一”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党员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第二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将于6月在杨凌举办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讯:(王天玉 邓清梅 周凡)2月28日,首届中国(杨凌)小麦产业发展恳谈会顺利召开,会议发布第二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将于6月在杨凌举办。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的石刻中,已有栽培小麦的记载。据考古学家研究,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就开始把野生的小麦当作食物。我国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据此推算,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初期,在淮北平原就已有小麦种植。从历史上来看,我国小麦生产,随着育种栽培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长足发展。杨凌在小麦育种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北方小麦育种有过六次换代,其中四次是在杨凌培育的品种为主导,从赵洪璋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以及在座的各位小麦专家,从蓖麻一号到小偃系列,一代代育种专家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从解决全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在杨凌举办小麦产业发展恳谈会,即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景2_副本

目前,我国小麦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虽然今年略有减产,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在国际上,我国小麦产量仅次于欧盟,居世界第二位。当前我国小麦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品质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需求增加,这类小麦国内供给不足的矛盾有所凸显,优质小麦存在刚性进口需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定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在地理位置上,一号文件指出要科学合理划定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在产品品质上,一号文件表示要坚持质量兴农,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所以实施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小麦育种入手,实施三产融合当是重要途径。第二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将于今年六月在杨凌举办,将是小麦产业发展三产融合的一个具体实践。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稳定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在地理位置上,一号文件指出要科学合理划定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在产品品质上,一号文件表示要坚持质量兴农,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展开研讨,来自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农业系统科研专家、学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涉及小麦产业化的企业家们共聚一堂,就小麦产业发展畅所欲言,发表了真知灼见。

本届会议由杨凌示范区展览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国家(杨凌)旱区品种权交易中心主办,杨凌小麦产业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麦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田园使者等240多人参加了会议。

李冠明_副本

杨凌示范区农业局副局长李冠明在致辞中提到: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我国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杨凌在小麦育种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北方小麦育种有过六次换代,其中四次是在杨凌培育的品种为主导,从解决全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杨凌具备发展小麦产业的综合优势。

王军_副本

陕西省委农工办综合调研处处长王军解读一号文件并指出:我们一直紧抓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这根弦永远都不敢松下,“未来最锐利的武器是粮食”这句话决没有夸大其词。为此,提高粮食产业综合能力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家需要时应做到“产得出,供得上”。中央提出加强粮食功能区建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张保军_副本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带头人张保军针对小麦生产形式及高产有机问题,提出我国小麦安全目前形势,是受到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共同关注。当前小麦产业发展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升民众意识节约型消费要从节约粮食做起。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在这之中,我国产粮大省、大市、大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张建诚_副本

山西农科院小麦所所长张建诚就山西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展望做了交流,指出:小麦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山西省因为生态地理环境变化,小麦可分为三大种植区域。山西省小麦生产最大的优势是籽粒蛋白质、面筋含量较高,加工品质较好。在小麦新品种选育中,山西农科院的旱地常规育种走在全国小麦育种的前列,育成的品种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同时山西开展了特色小麦产业化开发,如“黑小麦”、“彩色小麦”等等。

高海涛_副本

河南省洛阳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就我国旱地小麦形势及展望做了交流:介绍了河南在育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及洛阳农科院育种介绍和新品种的平台建设情况。

座谈全图1_副本

会议以访谈的形式,邀请参会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振小麦产业雄风的具体做法和实践探索。   

樊志民_副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提出:了解小麦产业,我们首先要读好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的指导性、操作性、可实施性较往年增强,其次要把小麦的历史搞清,更重要的是把小麦文化做大,尤其陕西的面食文化更是值得发扬光大。

张旭峰_副本

陕西省农业厅经管处副处长张旭峰提出:种粮食农民怎么增收?最重要的是要达到规模化和优质化。规模化指的不是土地面积,而是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优质化要从良种、良法、良机、良区四个方面来达成。

潘志炎_副本

陕西粮农集团副总经理潘智炎:作为国家粮食企业,我们将会通过企业之力促进优质强筋小麦种植、收储、加工一体化,响应中央号召,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发挥国企使命,同时发展企业战略目标。

爱菊集团副总_副本

西安爱菊集团副总经理于永安:爱菊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稳定小麦生产,确保口粮安全,针对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争取向粮食高供给平衡转变作出努力,满足人民强筋弱筋小麦刚性需求。

杜虹_副本

国家(杨凌)旱区品种权交易中心副主任杜虹:品种权交易中心旨在探索和实践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化运作的农业技术转移和农业知识产权交易新模式,为不同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与交易的主、客体提供多样化、差异化服务。

许荣辉

杨凌丰源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辉提出:设施农业从粗放的单一施肥到水肥一体化作出不断的发展。水肥一体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及土壤、地下水的质量保护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_副本

本次会议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黄璞主持并发布第二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将于6月在杨凌举办。来源:杨凌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