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胶州检察院:“支持起诉+司法确认”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检察 > » 正文

山东汶上县检察院:多维发力推进档案工作提档升级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周广远 刘寒冰)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基层实际,聚焦“品质汶检”目标定位,以务实举措推动档案工作提档升级,形成具有汶上特色的管理模式。该院被山东省档案局、山东省档案馆评为“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示范单位”。
 
  夯实基础建设,筑牢档案安全屏障。一是升级硬件设施。针对库房温湿度季节性波动较大的实际情况,汶上县人民检察院投入专项资金改造档案室,配置智能密集架系统,集成自动定位、温湿调控及防火防盗功能,库房温湿度精准控制在14-24℃、45-60%,并增设防虫防霉设备,确保档案物理状态长期稳定。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全院诉讼、文书档案数字化扫描,配套智能检索系统,实现“一键查询、在线借阅”,代替传统手工模式后,调卷效率提升60%,有效缓解基层“案多人少”压力。三是健全维保机制。建立档案室定期巡检制度,由专人负责清洁消毒、设备维护,确保库房环境“零隐患”。
 
  健全制度规范,完善闭环管理体系。一是细化责任链条。严格落实《济宁市检察机关诉讼档案闭环管理机制实施办法》,结合汶上实际细化操作流程,明确从案件受理到归档各环节的部门职责,形成“案结卷成、归档即查”的协作机制。二是严把质量关口。建立“三合一制度”,制定涵盖文件生成、整理归档、鉴定销毁的全周期规范,建立“部门兼职档案员初审+档案室复审”双审核机制,2024年共整改不规范材料17份,移交合格率达100%。三是强化安全管控。实行“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双审批借阅制度,同步建立借阅登记台账,年均处理借阅申请200余次,实现“零遗失、零泄密”。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一是拓宽培训渠道。选派骨干参加上级检察机关及档案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12次,重点学习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等技能,参训覆盖率超90%。二是突出实务指导。利用“学而讲堂”教育培训平台,邀请县档案局专家开展实操培训,针对基层常见问题,如电子归档格式不规范、卷宗装订不统一等,进行“手把手”教学,年均培训干警100人次。三是创新练兵模式。开展“档案知识竞赛”“优秀卷宗评比”等活动,通过“以赛代训”提升兼职档案员业务水平,营造“人人都是档案员”的浓厚氛围。
 
  深化开发利用,释放档案服务效能。一是赋能办案提质增效。建立“类案检索数据库”,整合汶上县交通肇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多发案件档案,为干警提供“一键参考”,年均调阅档案200余次,同类案件办理周期缩短20%。二是数据助力科学决策。深挖档案数据价值,累计形成《汶上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报告——以汶上县人民检察院近四年办案数据为样本》等报告10篇,为优化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相关报告多次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服务民生推动社会治理。梳理档案中反映的行业监管漏洞,累计向人社、公安、住房保障中心等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1份,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问题整改见效,彰显“小档案”服务“大民生”的汶上实践。(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