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讯;“你们像亲人一样一直牵挂着、惦记着我家的困难,我一定不辜负期望加倍努力学习来回报社会。”9月5日,开学前日,山东省泗水县杨柳镇楚夏寺村的准大学生小宋从济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孔凡学手里接过助学金,激动热地泪盈眶。
小宋的爷爷于2006年在工地干活时因意外事故去世,2011 年父亲又因突发脑溢血又不幸病逝,此后母亲外出打工便杳无音信,年逾古稀的奶奶张俊平不得不以病弱之躯承担起抚养他和弟弟的重担,生活非常艰辛。
楚夏寺村地处泗水县最西边,是济宁市检察院第九党支部的联系村,党员干警分别与村里的8户精准扶贫对象结“穷亲”,每月过来进行走访调研为他们出谋划策解急救困。
早先,小宋一家并不是他们重点帮扶的对象,去年底,支部党员在到村里走访时了解到这家人的特殊情况后,这才一并纳入进来。不但及时联系教育部门,减免了小宋和弟弟上学的各项费用,并协调民政部门,争取了2000元的救济款。从此,他们在这里也就又多了一门子穷“亲戚”。
“小宋就要高考了,他弟弟也要参加中考,这一家老小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什么困难。”今年6月 2日,一直惦念着这家老小的孔凡学带领第九支部的党员干警驱车70多公里来到小宋家,将他们捐赠的1000元钱交到张俊平老人手中。这时,他细心地觉察到老人的情绪似乎有些焦躁,于是赶紧问到是否还有其他困难。
“这不,可都快要把人给急死了!大孙子就要高考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怎么也没找到孩子的身份证。”孔凡学马上协调当地派出所调取孩子的户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为小宋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并鼓励小宋,调整好情绪争取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一个好成绩来。
小宋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高考过后果然如期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对于平常的学生或家庭来说,这本应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和庆祝的事情。然而,在小宋和他这个特殊的家庭,却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近万元的入学费用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孙子有一个好的将来,张俊平老人舍下了脸面东拼西借,小宋也趁着暑假打工挣钱,没想到这一切努力最终还是杯水车薪。
随着开学日期的一天天临近,他们几乎绝望。然而就在此时,孔凡学带领第九支部的党员再次来到小宋家中,将支部全体党员捐赠和与泗水县当地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筹集的9200元钱交到孩子的手中。
“多亏你们上次来的及时,帮孩子办了临时身份证这才没耽误高考,这又给孩子送来了学费,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咱们检察院!”“大娘,您可别这么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家里的事我们都惦记着呢!”张俊平老人紧紧握住孔凡学的手,不住地感谢,一时再也想不起说什么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