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高忠祥)近日,在山东省知识产权检察业务岗位练兵活动中,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许辉获评“知识产权检察拔尖人才”,并入选“山东省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这是该院狠抓人才培育工作的又一可喜成果。
近年来,德城区检察院以培养“全科型”人才为抓手,努力创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多维人才培养通道,挖掘干警潜能,激发履职活力,涌现出既懂管理又会办案的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全省案件质量评查“能手型”人才、全市“公诉业务能手”杨晓敏等一批复合型业务骨干,有效破解人少案多难题。
“AB”岗,业务贯通有平台
“在基层刑检部门,办案是主业,但又不止于办案。”德城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青年检察官张晓雅介绍。
她是该院业务部门干警兼“青检苑”负责人,刑检工作之外,她还负责组织青年干警活动等多项工作,短短几年间,斩获了包括“全省检察机关经济犯罪检察辩论赛风采奖”“全市刑事检察策论写作竞赛标兵”等多项荣誉。全方位的锻炼,让她迈进了复合型人才行列。
在政治部负责文字材料工作的田晓倩,刚进院时就先到业务部门进行锻炼,在不同部门协助检察官办理案件,为的是夯实法律功底,强化检察业务素养。“亲历办案、‘全科’经历,让我更善于发现工作亮点、总结经验,讲好检察故事,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她说。
据了解,该院结合干警年龄结构、工作特点、专业背景、个人特长,推行“AB”融岗工作制,积极打造“向新力”检察论坛、“青检苑”活动平台,对青年干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着力塑造一岗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检察人才。
“我们坚持打破部门壁垒,让干警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储备办案力量,厚积成才基础。”德城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方春旺介绍说。
一专多能,提升素能有人带
“基层检察院案件数量多,一人多岗身兼数职才能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干警需要多管齐下一专多能,全面协调发展,实现高质效办案。”方春旺说,“我们引导干警做优强项、补齐弱项,做到提笔能写、张嘴能说、遇事能干、有案能办。”
工作中,该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不断细化各类人员监督管理职责清单,检察长和其他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有影响的引领性案件,发挥示范作用;部门负责人对检察官办案审核把关,实现办案经历与经验、阅历与智慧、个人之长与团队之优互补,把各类案件办准办好、办出高质效。
同时,树立多维导向,在全院培养既精通一至两项业务,能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专业型人才,又熟悉“四大检察”多项业务的“全科检察官”。如未检检察官,既要把主业做精,还要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六大保护”同向发力,实现“治已病”与“防未病”标本兼治。
坚持“导师制”传帮带,由检察业务骨干当导师,带领年轻干警“同办一个案件,同出一场庭审,同写一份文书”,“一对一”进行全过程、有重点、重实践的指导。通过举办精品案例培育及撰写专题讲座、邀请案件承办人讲授培育经验、分享办案心得等“传导式”培训,引导青年干警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综合素能。
跨部门,融合履职强质效
近日,该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时,发现公益诉讼线索,遂跨部门融合履职,以“增殖放流”代替传统赔偿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通过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普法教育‘四位一体’履职模式,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切实守护好生态环境。”该院副检察长李娜介绍说。
为最大限度发挥干警综合素能,该院不断深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以跨部门办案展现干警协同作战能力。在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中,该院从各部门抽调侦查办案经验丰富的10名检察人员,组建一体化复合型办案团队,统筹调用员额检察官联合办案20余次。此外,通过导师传帮带、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积极培养专业的侦查队伍,1人入选全省职务犯罪检察人才库、3人入选全市检察机关侦查人才库。
据了解,近年来该院先后成立“梦启航”未检团队、危险驾驶办案团队、食药环案件办案团队、知识产权办案团队、安全生产案件办案团队等多个跨部门一体化办案团队,培养出一批既熟悉刑事检察工作,又精通公益诉讼检察等其他检察业务的“全科检察官”,办案质效明显提升。
“跨部门办案团队的实践探索,优化了办案组织方式和人员配置,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创造了积极条件。”李娜说。(来源: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