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重塑党风政风,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作风根基。应急管理局作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沿阵地,党员干部更应以八项规定精神为尺,时刻丈量自身言行,砥砺奋进,铸就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应急铁军。
精简高效,应对急难险重。应急管理工作常面临突发灾害、事故的紧急挑战,时间就是生命。八项规定倡导的精简文风会风在此意义非凡,让应急干部摆脱冗长会议、繁琐文件的羁绊,第一时间聚焦灾情险情。如在汛期时期的刮风大雨、地质灾害等灾害预警期,简短有力的部署会议、精准直达的行动指令,能确保 救援力量、物资迅速调配到位,争分夺秒筑起守护人民的防线。
勤俭节约,保障应急资源。应急物资储备、抢险装备购置等都依赖财政资金支持,八项规定要求的厉行节约,促使应急管理局合理规划经费。政府层面,精准施策,根据辖区采购足够应急物资,并结合乡镇(街道)需求进行发放;基层层面,要定期对应急物资的管护与维护,杜绝奢靡浪费,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确保有限资源能在关键时刻满足救灾、救援需求,为持续作战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贴近群众,筑牢安全底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八项规定精神要义,对于应急管理而言,深入社区、工贸企业、乡村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防灾减灾宣传,就是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只有走到群众身边,了解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风险点,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组织群众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手把手教会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灾害事故发生率,夯实全社会安全基础。
忠诚担当,严守纪律红线。应急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肩负着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日常工作里,各种诱惑如同暗处的暗流涌动,复杂情况更是层出不穷,时刻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意志与定力。面对诸多诱惑与复杂情况,党员干部以八项规定为纪律戒尺,坚决抵制违规吃喝、利益输送等行径。在救援行动中,不违规操作、不虚报瞒报灾情,如实上报救援进展,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确保每一次应急响应经得起检验。
在新时代应急管理的奋进之路上,八项规定精神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持续为党员干部指引方向。党员干部们以此校准行动坐标,砥砺奋进。面对灾害与危机,唯有将八项规定持之以恒地落地践行,才能扛稳人民重托,从容应对,以过硬作风为应急管理事业筑牢根基,交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沈全伍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