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乒乓球的认识缘于父亲,因为身高,父亲在单位一直是体育运动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篮球和乒乓球上可以说是做到了痴爱。由于篮球对场地的限制,加之退休后父亲单位的俱乐部有专门乒乓球室,父亲就只对乒乓球运动情有独钟了。印象中只记得父亲提个包就出去了,到午饭、晚饭前1小时回来,原来是去打乒乓球了。我接触乒乓球也就是在初中时一个水泥台,中间用砖挡上,用没胶皮的板子,跟老师好说歹说要个球,在课余时间推着球玩。因学校台子少,抢上的就能打,抢不上就当观众。因为说实话当时的体育设施少的可怜,就这种台子就不错了,像现在要有休闲区域,或多或少要两个台以上,连小区都有乒乓球台了。直到初中毕业,也算是对乒乓球的初识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也参加了工作,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上高中那年,应该是2018年,看到妻子在家中老在孩子高中学习氛围内,有点压抑,就带妻子去跑步团。后来听说在一中体育馆内有室内体育项目,在一个晚上带妻子去看了看,运动项目多,人也不少,除了篮球外,乒乓球和羽毛球,妻子都感到不错。试了试,因为妻子知道我父亲乒乓球打的很好,于是说咱打乒乓球玩吧,听从妻子的意愿,开始了打乒乓球。本想着是让妻子放松心情,没想到妻子越打越“上瘾”,我也就妇唱夫随,不过我的坚持之心没有妻子的执着。不过,陪妻子打了几年的球,也有很多收获。
一是眼界开阔了。原来打乒乓球只是陪父亲打打,当陪老人消遣。现在打乒乓球,不仅仅是一项爱好,还有了竞技意识。同球友打过友谊赛,参加县里社区里举行的比赛,不看重结果,享受参与的过程。结交各层次的球友也多了,场上无年龄、无性别、无职务之分别,上了球台,就是打球的对手,下了场,就在长序之分了。中场休憩时分,你说你的新鲜事,他吐糟生活中遇到的可笑事,说说笑笑,喝口水,接着再开几局,有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之道的感觉。
二是理性思维开,素养步步增。由于自身工作在基层,常于村民打交道,工作时间不只局限于早八晚五的工作机制,有时下班可能工作头序还没有理出或工作没有理想的收尾,思想上感觉堵塞。晚上打球,汗水一出,用手一甩,身体毛孔瞬间畅通,球友再说上几个笑话,所有诸事都随之而去。有的球友也是单位的,听他说出对自己对工作的独到见解之处,衔接到自己的工作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感觉。第二天工作轻松了许多,这是别的运动带不来的感觉。
三是自身素质整体提高。同事说过了50岁,睡眠质量不高,但在我身上体现不出来,每晚两小时的乒乓球活动,我的肌体已充分放松,感觉不到睡眠困难的问题。体重不管男女都是一个禁区,但是我的体重一直是标准重量,没有啤酒肚,没有“三高”,走路脚步轻盈,精神愉悦。
四是收获满满。人生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过程,我们在每一次的经验中去学习和领悟,也会有新的收获。通过开始打球的一轮游,到现在能和高手过招,有种很微妙的感觉。从原来看到高手打球满眼羡慕,不敢同高手过招,现在能和高手站到一张球台开几局,甚至能小胜,自己球技是提高了不少。在汶上县体育总会、汶上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山东省第十五届“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汶上赛区初赛暨汶上县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男子组取得前八、团体第6的成绩;在汶上县2023年庆“五一”干部职工运动会中,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项目第六、团体第四的成绩。
我们对于运动理解和专业运动员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意比赛和夺冠,我对乒乓球的热爱是重在参与。在运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快乐、激情和成绩,这些都可以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加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作者:山东省汶上县 王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