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哪些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朱玉富:村里的老槐树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村里的老槐树
  文/朱玉富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罗汉峪村,老家门前曾经有棵老槐树,村里人也叫“槐抱榆”,树的年龄有多大,无从考证。但父亲和我的童年都是在老槐树下度过的。老槐树很大,整个树像一把巨伞,遮天蔽日的;树干很粗,需要两三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冬天的月光下孩子们整天围着它捉迷藏;老槐树很老,没有人知道它的岁数,为了弄清它的历史,我曾好奇地问过父亲,父亲说他小时候记忆中老槐树就是这么大。
 
  老槐树是孩子们的乐园。白天,放了学的孩子三三两两聚在老槐树下跳绳、踢毽子、打瓦、靠房、拖瓦屋,胆大的男孩子还会爬上树丫稞掏鸟蛋;晚上,孩子们在月光下围着老槐树捉迷藏、追逐打闹,往往是玩到夜深人静了还不愿离去。到了正月十五,老槐树下更是红火异常。孩子们穿着过年的新衣裳,挑着灯笼纷纷来到老槐树下,女孩子则燃放滴滴金,男孩子则点燃刷箸灯,调皮的孩子,冷不丁在女孩子的身后燃放一个炮仗,吓得女孩子又惊又叫,男孩子扒着腚笑得前仰后合。老槐树下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老槐树下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炎热的夏天老老少少相聚在老槐树下,乘凉消遣、谈古论今。至今我脑子里装的鬼魅魍魉传说,逸闻趣事,多半是从老槐树下听来的。听父亲讲,他小时候奶奶外出逃荒要饭的时候曾景把他藏在树洞里躲避战乱和等待奶奶要饭回家,老槐树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炎热的夏日,晚霞还未散尽,小伙伴早已手持煎饼卷着野菜来到老槐树下聚会。这时,只要你仔细看看,每个小伙伴的牙齿上,留着墨绿的野菜;找一块石头坐下,围坐在大人们身旁,听大人们的饭后扯闲篇子,话题自然离不开谁家刚娶的媳妇长得多水灵;谁家的媳妇厉害男人窝嚢;谁家的大姑娘跟野男人跑了;谁家女人滩的煎饼像薄纸。……张家长李家短的,当然还也免不了说些荤段子,以调节“晚会”的气氛。气盛的男人只管讲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对走麦城之事却只字不提。中途若冒出个揭短的,俩人肯定少不了一场舌战,常常是唾沫四溅、面红耳赤,有时还动起拳脚,互不示弱。这时,孩子们便在一旁为其呐喊加油。不过,这一切都是在戏耍,不出两天俩人又会聚到老槐树下抬闲杠……
 
  到了秋天,老槐树更显示出了它那无法替代的魅力。树前、树后的村民们把一串串黄橙橙玉米、豆子,高粱穗和刚刚旋好的柿饼都悬挂在老槐树的枝枝杈杈上,显现出老槐树的威武。随着霜降的来临,老槐树渐渐脱去那片片绿叶,在阳光照射下,整个树枝变得一片金黄。仰望老槐树,人们无不露出丰收的喜悦。
 
  文革期间,老槐树的身上多了些政治色彩。先是生产队的铁钟被挂在树枝上,每天上下工的阵阵钟声都是从老槐树上发出。从此,在村民心中老槐树便成了权力的象征。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老槐树下成了生产队开批斗会的会场,批斗对象站在老槐树下接受贫下中农的批斗和再教育。再之后,老槐树上再无法见到金黄色的包谷和柿饼串了,取而代之的,是红红绿绿的写着“打倒反动派×××”的标语。往日的欢乐烟消云散,眼下呈现出的多是威严和恐怖。大人和孩子再也不愿到老槐树下啦闲篇玩耍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深入,老槐树最终也没能逃脱被打倒的厄运,一棵古树一夜间竟成了牛鬼蛇神的化身,伴随着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的高潮,被武威的红卫兵闯将,把浓硫酸倒到树根上,把老槐树“毒”死了。在逃荒要饭年月里,曾听奶奶说,老槐树背面的树洞是父亲的藏身洞,因为爷爷去世的早,每当奶奶外出逃荒要饭,就把父亲藏在树洞里,等奶奶要饭回来,才把父亲从树洞里抱出来,在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时,老槐树曾无数次地救过父亲的命,因为父亲藏在树洞里,躲过一次次日本鬼子的烧杀掠夺。自此,每当我从老槐树旁边走过,都会肃然起敬,毕竟他曾无数次地救过父亲的命。
 
  老槐树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和多大,就连造物主也难以下结论,多年后,被硫酸腐蚀的树皮上又神奇地长出了新枝,是运势的转机还是生命力的支撑?连科学都难以解释的清除。
 
  现今老槐树作为村子的见证,也见证着村子变迁的史记。站在老槐树下,每一次目睹它,总会迟迟不愿离去,再看那树枝上盘旋着的小鸟,还有平屋上落下的槐辣蛋,不由得潸然泪下。老槐树的得以保存和留驻,要感谢村民亓钟山,因为此槐树长在亓钟山的老家外,为了保存老槐树,亓钟山把宅基缩小,给老槐树留了一席之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槐树也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历程见证,离开了村子到外面求学和工作。多年来,一直令我魂牵梦绕和救过父亲命的老槐树,它伴随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它那郁郁葱葱、秉直宽容、不畏严寒、不惧风雨的性格在不断地感染着我,而且,这种感染还在续写着史记的续集……村里的老槐树(槐抱榆),是村子历史的见证和一个历史的丰碑,它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新月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生命”,它将作为村史见证深深地携刻在村民们的记忆里。(作者: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朱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