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第一线,以党建引领开展社区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眼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集聚各类资源推动融合共建,才能实现基层治理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以治理“小文章”撬动社区“大变化”。
一、以目标为导向,下好党建“先手棋”
党建引领是核心。构建“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逐级细分权属职责,推进区域共建,着力打造“共治共享”治理新优势,汇聚强大发展动力。居民自治为重点。统筹辖区资源,吸纳派出所民警、离退休干部、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居民成立智慧团,参与到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中,让社区“有人办事”、“能办成事”。
二、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治理“薄弱点”
开好解忧坝坝会。召开社区解忧坝坝会,通过群众家门口的坝坝会,畅通干群沟通渠道,与党员群众代表面对面、心连心,现场收集群众诉求,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安全感。提供志愿微服务。社区可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成立志愿服务队,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消防安全、防诈骗知识普及、义诊活动、帮办代办服务,营造和谐、文明、向上的社区氛围。
三、以结果为导向,提升群众“幸福度”
建强服务大阵地。持续强化阵地建设,优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场所,结合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积极打造读书分享、政策普及、文化展示、趣味活动等“个性化”亲民服务。文化生活零距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与邻近社区签订党建共建框架协议,联合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宣讲会、节日趣味运动会、联合巡逻等活动,进一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
(作者:四川省广汉市 王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