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重温“爱国三问”汇聚家国一体的磅礴力量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著名的“爱国三问”。在九一八事变前,张柏林校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三问,旨在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张柏林强调,作为中国人,应该爱自己的国家,并且愿意看到国家繁荣昌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人都要克服个人的自私与狭隘,共同努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练习为公”四个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与国家关系的核心价值观——即家国同构的理念。
 
  在中国文化中,国家被视为由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这种观念根植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之中。从个人对家庭的奉献延伸至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家国情怀。歌曲《我的祖国》有这样一句经典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记者问歌曲的词作者乔羽先生:你为什么不说长江不说黄河?乔先生说一条大河更好,因为长江只有长江一带的人比较熟悉,黄河对黄河边上的人比较熟悉,而一条大河就所有的中国人自己心中都有自己故乡的河。正如歌曲《我的祖国》所表达的那样,通过描述一条象征性的河流将家与国紧密相连,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家的归属感。乔羽先生选择用“一条大河”而非具体的长江或黄河,意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故乡的河”,从而更好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中国近代以来经历的一系列外来侵略和内战,给国民留下了国破家亡的深刻记忆,这些记忆,塑造了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激励后代不断努力,追求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重要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去,才能展现出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纽带,更是一种深植于历史与文化之中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情怀,促使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祖国。然而,爱中国具体意味着什么呢?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才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最直观的表现之一,便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这里的“大好河山”不仅仅指的是自然景观,它更是国家主权、财富积累以及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因此,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成为了爱国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句话有力地表达了我们推动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爱国还体现在对同胞的深厚情感上。这种情感超越了简单的亲情和友情,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高度认同。《战狼2》和《红海行动》两部电影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们生动展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一个强大国家对人民提供的安全保障。这两部作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对骨肉同胞的爱护,实质上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它检验着个体对国家的忠诚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中国的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的热爱,更包含了对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的自豪感。从自然美景到文学艺术,从历史人物到现代科技成就,从传统节日到饮食文化,再到音乐戏曲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依靠的不是武力征服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力量。爱国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它既包含了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也包含了对同胞的关怀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上。这种深厚的爱国情怀,正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一就是爱国主义。中国近代以来的任何一种政治主张,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只有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才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才能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巨大动力。没有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在1949年完成建立新中国的伟业,没有爱国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国主义必定在中国崛起的岁月中不断得到体现、延续、升华。(四川省中江县党校  张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