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唐棠:以案为鉴推党纪“入心”,利剑高悬助惩腐“见行”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杨智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先,民生为大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日益坚定。迈步走向伟大的历史进程,我们不仅要着眼发展大势提气鼓劲、勤恳耕耘,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要落脚在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梦”。当前和今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走好民生为重、共建共享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为全球发展贡献出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发展中体现民生的“获得感”。中国式现代化是面相14亿多人的现代化,无论是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哪一方面的问题,回应到14亿人面前,都将是天文数字。任重道远更需要强有力的担当作为,我们要坚持对民生的深切关注和不懈追求,充分总结、推广好浙江“千万工程”等实践经验,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紧盯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短期内能见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发展中看见民生的“幸福感”。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很宏伟,但也非常朴素。究其根本,便是要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所谓更好的日子,从顶层设计层面,应当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回到老百姓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则应当是是一家几口的柴米油盐、家门口飘出饭菜香的社区老年食堂、拎包就能入住的长租公寓……我们要积极总结既往经验,从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就业创业、提升社会保障等多方向入手创新更多为民举措,切实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活品质。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发展中夯实民生的“安全感”。我们追求的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增长速度固然重要,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是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让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在口号上,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成果中。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城乡发展的协调性,通过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现代化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把城乡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勉励大家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群众的“小事”,正是“国之大事”、“国之要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让我们立足全局、着眼细微,准确把握一大与一小的关系,持续推动发展向前、民生向暖,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满分民生答卷。(作者: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杨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