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谌钱婷:唯有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唐芙蓉:关注农村“一老一小一妇” 提升留守群体生活幸福指数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庄严承诺,也是全体共产党员奋斗的初心和目标。在中国农村,还有近5亿农村人口,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群体的养老、教育、生产生活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体系待完善急需解决的民生诉求。
 
  让空巢老人医疗、养老有温度。建立健全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政策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设置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规范执业门槛,严格法律监管,让全社会协同承担爱老、助老的责任和义务。构建镇-村联动养老服务全覆盖管理体系。通过打造镇-村级特殊困难老年人集中居住、兼具医疗服务和日间照料功能的农村养老服务场所,实行政策资金补短,对低龄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为农村居家养老提供便捷和服务。大力推动乡镇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化建设,服务全镇辖区康复护理指导,定期下沉到村开展“上门”养老护理培训,全面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关心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寻访制度。
 
  让留守儿童青少年养育、教育跟进度。强化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教育的基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育儿先育己才能在孩子成长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关心关爱力度,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发挥家校联动共育作用。校方及时向留守儿童青少年的家长沟通反馈孩子在校情况,共同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学校应将留守儿童青少年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建立档案,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变化,采取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特殊照顾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加大政府部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青少年的关注力度。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出台政策措施,呼吁整个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工作中来,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应加大对校园霸凌、拐卖儿童、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实现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爱共同担当,让留守儿童青少年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让留守妇女劳动就业、生活品质提升有力度。“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然而,农村留守妇女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生活环境上都处于社会的底层,是就业的弱势群体,让她们就业增收有保障,技能本领有提升,健康生活有品质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最有利的方法。规范开展土地流转经营,盘活整村资源,助力农业规模化生产,既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又能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照顾家中老小的同时,有班上、有钱拿。其次,加强劳务技能培训是提升农村妇女就业本领的有效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现代农业实际操作技能和电商带货技能培训,让留守妇女学到一技之长,拓宽知识、增长见识、提升就业本领。加大农村留守妇女的关心关爱力度。通过坝坝会、村村响和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形式,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知识和妇科疾病预防知识,让大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维护农村妇女权益。(作者:四川省中江县 唐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