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多次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政府过紧日子再成热点,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要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要用于民生。
坚守过紧日子的“本分”,要善为国“忧”。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政治本色。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障14亿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严峻复杂,国家经济增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因此,各级各部门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过紧日子的意识,自觉为党为国分忧,确保把钱用在当用处。
坚守过紧日子的“本分”,要善为民“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在为人民办实事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必须自觉过好紧日子,决不能与民争利,努力将党政机关的“紧日子”转化为人民的“好日子”。
坚守过紧日子的“本分”,要善以法“制”。“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各级各部门必须把过紧日子作为严格纪律,通过严密有效的制度固化下来,将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纳入法治化轨道。要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加强监督管理,让监督贯穿“管家治家”的全过程,对一切铺张浪费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让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成制度约束下的自觉,确保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让人民能够安心过上好日子。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归根结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政机关坚守过紧日子的“本分”十分重要,要在思想上积极体现、内化于心,要在行动上认真体现、外化于行,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执守简朴、力戒浮华,把每一笔钱都用在紧要处、刀刃上,从而实现最大的效果。(作者:中共中江县委政法委张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