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肖娜:年轻干部成长需在“自身努力”上下功夫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才保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中极少数年轻干部心气浮躁,拈轻怕重,畏手畏脚,“为”与“不为”凭个人意愿和心情好坏,能力与岗位出现不匹配,有不担当、不作为等现象。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肩负时代使命,是国家“栋梁之才”,应在“自身努力”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在专项领域方面成为独挡一面的人才。
 
  首先,坚定信念,才能勇往直前,行稳致远。信念坚定是任何时期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坚定理念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前进的灯塔,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动力。年轻干部要看到理念信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能在精神上“缺钙”,要坚定个人理念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美国行为家吉格勒认为,坚定理念信念,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在这方面,周恩来总理曾在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自己的理念信念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幸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为使命,并之为不懈奋斗。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感恩组织。这就是信念,信念在心,才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才能行稳致远、健康成长。
 
  其次,勤于学习,才能善于领悟,有为有位。学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第一要素,是增强能力,提高水平的“金钥匙”。成长要靠“养料”,学习就是吸收“养料”。尤其是在当下,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凭借文凭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业务水平,还需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多积累,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学以致用,技能娴熟,匹配与岗位相对等的本领。我们个别干部,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热情不可谓不高,工作态度不可谓不正,但工作成效没有出来。自身能力提升缓慢,究其原因,就是在思考领悟上下功夫还不够。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但少部分同志还不善于正视和铭记错误,在同一地方一而再的出错,当然这有责任心的问题,但不予否认也有领悟力的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增强悟性是每一位年轻干部必备的素养,凡事多主动去领悟揣摩,凡事比人多悟一层,自身才干就能多增一分,只有不断学习,注重实践,提升能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为自身的成长铺就一路锦绣。
 
  第三,保持定力,才能撸起袖子,勇于担当。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实干”,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事业要吹糠见米,久久为功。荀子《劝学》有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如果常常立下目标,沉不下身,静不下心,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嘴上功夫不错,但是实际做的功夫很差,想法很多、行动很少,常常借由各种原因半途而废,没有结果,最后往往也事无所成,苦不堪言,心志和能力得不到预期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年轻干部干工作千万不能消磨了意志和热情,而应当保持定力,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扑下身子,加压苦干,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勇于担当。这样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在持续历练中不断积极经验、成熟进步,才能在事业发展中得到成长,成为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走向成功。(作者:贵州省从江县 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