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7日至28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联系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实际,总结成绩,查摆不足。其实为基层减负的呼声由来已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经常面临“急难险重”的挑战,基层干部往往压力大、任务重。各级党组织应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之以恒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聚焦“文山会海”整治,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狠抓工作落实上来。
为基层减负,应大力精简文字材料。各级党政部门应弘扬“短实新”文风,严禁印发老话套话空话多、长篇大论、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实行文件年度计划总量控制,未列入计划的一般不得进行; 改进文件资料报送,根据工作实际,给基层留出必要的文字材料报送时间;减少配套发文,贯彻上级文件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可采取制定落实措施清单、任务交办单等方式抓好工作落实。向基层要材料要严格把关,除必要的数据更新等情况,短期内不得就同一事项重复向基层索要材料,平时工作确实需要提供相关素材的要精准提出需求;调研会、座谈会除必要素材外,一般不要求准备文字材料。
为基层减负,应大力精简会议。应从领导机关入手,大力精简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开会以解决问题为原则,对那些无关紧要、缺乏实际意义、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对必须要开的重要会议,应严格会议审批程序,按程序报批后方可组织实施,严禁“先斩后奏”。控制会议范围,上级已明确工作要求的,不再层层开会发文;能够通过文件、电子通讯方式传达到位的,原则上不再开会传达。内容有重复或交叉的,提倡合并、套开会议。
为基层减负,应统筹规范督查考核。基层普遍反映,一年到头,各种检查、督导、考核过多过滥,基层干部不堪其扰,大量精力都耗在迎检上。督查检查考核,是推动工作和抓好落实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对各种形式的督查、检查、考核进行“整合”“瘦身”“提质”,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应严控总量和频次,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同一类事项涉及多部门、多股室的可合并开展。杜绝过度留痕现象,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只看留痕的机械式做法,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必须持之以恒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爱护基层“挑担人”,才能让基层干部在经济建设转型关键期释放基层能量,为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等当前中心工作主战场提供更强大的战斗力。(作者:四川省德阳市中共中江县委组织部 郭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