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何挺: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特殊办理规则的重大推进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王法义:唱响为了谁赞歌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村,科学实施的“一引四联”集体、村民双收益发展模式,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可行,卓有成效,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最大功臣王法义亦被评为“济宁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兖州市乡村振兴好支书”。
 
  一
 
  一曲《为了谁》歌中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兖州区这片热土上,这首赞歌,不正是唱出了漕河镇管口村党支部科学实施“一引四联”强村富民之奉献故事吗?
 
  精明强干、年轻有为、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法义,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服务奉献“为了谁”?他当然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壮大管口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们富起来、更好地打造美丽乡村,为靓丽古九州添砖加瓦。
 
  “谁最美”?“谁最累”?管口村父老乡亲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然是他们的王书记、王主任、王振兴、王希望。
 
  是啊,他最美、最累;他最勤劳、最执着;他最可敬、最辛苦。
 
  按管口村村文书姜福田的话说,王法义上任四年多以来,工作经常是加班加点,忙得日理万机,吃不好睡不好,脸瘦了一圈,白头发增添了许多,真让人心疼。
 
  的确,在新品种葡萄园里、在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上、在治理脏乱差的角落里、在和村民们交心的炕头上、在跑项目转型升级发展的征程中、在向科技要效益的泥泞脚窝里……王法义“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乃是最好的铁证。
 
  即使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亦不好提出疑义,即使是高院大法官亦不得不“维持原判”,即使是以“最大贪官”著称的和珅亦不好意思将其光环占为己有。
 
  2009年投入党的怀抱、2014年担当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王法义,他晓得党员义务是什么,他清楚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的职责是什么,他知道党的宗旨是什么,倾洒汗水“为了谁”,心领神会,责任使然,初心在心、义务在身、使命在肩呢。
 
  尽职尽责是本分,担当作为是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分内工作。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乃自觉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乃正常工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乃职责所在;“舍小我为大家”,乃无怨无悔之选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法义心里跟明镜似的,脚印不湿漉漉何来沉甸甸之收获?
 
  诚然,“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在媒体发表的《壮薄弱村“筋骨” 鼓村集体“腰包”——兖州区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一文的第一部分,便以漕河镇管口村50亩葡萄园长势喜人的“阳光玫瑰”葡萄为由头,凸显了这个美丽乡村“一引四联”集体村民“双收益”之成功做法。
 
  王法义带领村民们科学培植的“阳光玫瑰”葡萄,风风火火“闯进”上海高档超市,潇潇洒洒走上城里人的餐桌,每年为村集体、村民带来近百万元的收益。
 
  葡萄变成了金豆子,葡萄树变成了摇钱树,“党建+”铺就了致富路,集体和村民双丰收,可喜可贺。
 
  二
 
  位于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西北部的管口村,原来称极庄。据原碑文考证约建村于金代,因村中管姓居多,西傍光河,有过河的渡口,故改称管家口,今简称管口。
 
  这儿,物产丰富,水美,空气好,风景秀丽。
 
  淳朴,勤劳,善良的人们心灵更美,以实际行动高唱《共产党像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把党来比母亲》等歌曲,在1800多亩沃土上辛勤地耕耘着,在幸福的家园愉快地生活着,在人生大舞台上精彩地表演者,信心百倍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个市级文明村之模范党支部,带领着52名共产党员和1605名村民,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近几年来,管口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克服村庄偏远、不临城不靠厂的不利条件,以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最大资源,以国家级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为契机,“一引四联”,高标准打造强村富民产业,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
 
  管口村科学实施的“一引四联”双受益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备受关注。难怪最大功臣王法义被评为“济宁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兖州区乡村振兴好支书”“漕河镇十佳党支部书记”等,光彩照人。
 
  “一引四联”发展模式,乃王法义他们乘上“互联网+”“党建+”快车实施的强村富民高招,活化“双强双富”举措,成为一把“金钥匙”,成功开启一方新天地、擎起一片艳阳天、铸成一首“抒情诗”,一步一个脚印地唱响服务赞歌。
 
  令市、区、镇三级“精准扶贫”大军颔首赞许,令络绎不绝的“取经者”受益匪浅,令广大消费者满怀喜悦。
 
  何为“一引”?即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2014年管口村“两委”换届后,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了。村党支部着眼于发展集体产业、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广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发动群众建言献策,提出了“党建促发展、党员做示范、建立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高端优质葡萄种植为突破口,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强村富民之产业致富目标。
 
  党组织引领作用怎么样?表现在哪里?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班长作用发挥得好、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和党员带头作用带动得好。
 
  管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充分发挥“年纪轻(未到不惑之年)、学历高(大学)、有思路(发展是硬道理)、敢创新(求突破上台阶)、有担当(公仆情深深)”之优势,带领党员干部走在创新创业前列,模范带领村“两委”班子从规范村务、理顺心气入手,对村“党组织制度建设、集体资产发包、民主议事、村务管理、村容村貌治理”等8项群众关心的事项进行规范提升,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党群齐心谋发展的动能充分凝聚。
 
  尤其是搞土地流转、搞富民产业,注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投资方向、投资模式、盈利分配等关键环节,广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动能,村民们纷纷自觉自愿地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
 
  党员带头参与土地流转,率先领办做示范,在村党支部引领下成立起技术服务小组,带着学习推广种植技术,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用非凡。
 
  “一引”凝聚发展合力,“四联”推动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四联”又是哪“四联”?联什么?怎么联?“四联”即集体联农户、集体联社会资本、公司联社会资本和公司联市场。
 
  “集体联农户”——村党支部依托党员带头和群众积极参与,将全村1300多亩耕地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规划建设200亩优质无公害果品种植基地和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主导产品为绿色生态葡萄、优质小麦、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等。
 
  “集体联社会资本”——村党支部以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为撬动,建设一期100亩优质葡萄基地,包括农电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引进社会资本100万元,成立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52%,社会资金占股48%,支部书记任董事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监事会主任。利用好社会资本“第一桶金”,采取先付租金的方式,按照每亩925元的标准,又完成了1100亩耕地流转。
 
  “公司联技术团队”——以春粟农科公司为主导,公司聘请山东果树研究所李勃博士领衔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公司运营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乡村振兴之“外脑”。
 
  “公司联市场”——春粟农科公司与上海马陆葡萄、益海嘉里公司、南阳湖农场、国内大型连锁商超等广泛开展合作对接,凭借平台优势,在解决先期投入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并采取“线下直销+网上销售”模式,确保销售渠道畅通,打造了优质无公害粮油作物响亮品牌。
 
  “四联”模式解决了管口村在乡村产业发展上的创业主体、创业资金、技术支持和市场销路“四大难题”。
 
  管口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牢牢把握强村富民大方向,确保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村民双受益。村集体通过占有股份增加了收入,村民既有土地流转租金、分红,又可以到基地务工挣工资,实现了“双赢”。
 
  以今年挂果50亩优质葡萄园效益(亩产葡萄3000斤、每斤10元)计算,200亩优质林果葡萄产业全部达产稳产后,春粟农科公司总体年收益近400万元,村集体按股份收益约200万元。
 
  根据收益分配方案,60%将用于村级公共事务开支,20%用于流转土地农民二次分红,10%用于贫困户帮扶等公益事业,剩余10%作为党员群众创业带富扶助基金。
 
  与此同时,管口村集体流转的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基地,每年可创收30余万元,可全面保障村级基础设施后续建设和日常维护,极大地增强了村级服务能力。
 
  村民每亩地收益约1300元,轻轻松松,自由自在,快快乐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兖州区坚持发挥好管口村党支部等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动作用,让“党建+”模式走上舞台,谱写强村富民乡村振兴新曲目。
 
  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发展不停步,发展无止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如歌,发展似诗,发展是画,一幅山水画、一幅当代《清明上河图》、一幅新时代精美画卷。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王法义,从济宁医学院毕业以后,放弃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在村卫生室,协助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其父王茂林从医救死扶伤,耐心地服务于民。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渐渐地,悟性高、技术过硬、责任心极强的王法义,承担起了相邻五个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工作,热情周到,口碑极佳。
 
  他光荣入党以后,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更大了,服务热情更高了,奉献视野更开阔了。以至于他能在2014年12月管口村“两委”换届选举时脱颖而出,高票当选村领头雁。
 
  多年来,管口村由于位置偏远,缺乏借力发展之优势,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集体为民服务搞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是“等米下锅” (靠上级拨款),欲大力发展公共事业那真是李双双死丈夫没希望(孙喜望)了。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近年来,管口村“两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汇聚党员群众创业能量,通过流转土地打基础、外出考察寻项目、走访专家觅技术,不断地摸索、探索求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2018年,管口村集体收入70余万元,村民增收100余万元。大河里既涨了水,小河里又流水潺潺,鱼儿能不唱欢歌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管口村鲜活的创新之举证明,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强力保障。
 
  党组织系乡村振兴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千难万难,党员干部带头就不难”“千险万险,党员干部带头方可化险为夷”“千锤百炼,党员干部带头方可精益求精”。
 
  俗语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帅哥爱美女,蜜蜂爱花朵,成功喜欢勤奋者。这是常理,这是自然,这是信条,这是铁的事实,毋容置疑。
 
  管口村,以前40%以上的村民常年外出打工,人才严重流失,在家务农的几乎全是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一麦一棒(玉米)”,种植模式单一。以追求高产量为目标,过分施用化肥农药,土地板结,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忙忙碌碌一年,亩收入亦只有二三百元,甚是可怜。
 
  村集体亦没有企业等什么进钱快的项目。面对集体收入极低、村级管理支出愈来愈大、村民们致富需求越来越急迫等现实,等靠要不可能,蒙头睡大绝不可取,靠抓奖碰运气不是“YES”而是“NO”矣。怎么办?只有大胆地闯、积极地干、努力地践行,才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风景这边独好”。
 
  管口村党支部凝心聚力谋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走在创新创业前列。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同唱一首歌之欲望更强烈了、共同铺就致富路之积极性更高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劲更足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不收获希望那才怪哩。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高唱几句《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朗诵几句高尔基的《海燕》、不尽情地跳会儿舞便觉得不尽兴。
 
  “人心齐泰山移”。管口村通过发放“征求群众意见表”集思广益,透明度、参与度、信任度大大增强,乡村振兴工作之效率能不大大地提高吗?
 
  王法义紧握强村富民方向盘,确保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村民双受益,尽最大努力增加美丽乡村之含金量,提高分值,在全面实现小康路上笑行。
 
  2018年,管口村完成了村庄景观治理7.5m2,建设水系景观2100米,铺设柏油路2600m2,建设村民活动广场5000m2,新增绿化面积5.5万m2,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通公路、通有线电视,年节还给村民发福利、慰问老年人、关照贫困户等。
 
  皆大欢喜、颔首赞许、赞叹不已、披红戴花等词语,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派上了用场,觅到了知音、找到了婆家。
 
  “耕耘着必收获。”新华网、优酷网、齐鲁网、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济宁电视台、东方圣城网、当代县域经济、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济宁日报、济宁晚报、时代先锋等媒体记者作家,纷纷前往管口村,抢先报道、撰文宣传其“一引四联”集体村民双收益发展模式,带来了热效应、好效益、满意度和喝彩声。
 
  四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人多力量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谚语、俗语之内涵皆晓。
 
  王法义,像寿光市三元朱村“中国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那样,解放思想,技术上不藏奸,热情搞服务。他们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作用,扩大服务圈、团结朋友圈、结交新朋友,积极探索规模种植途径。联合马亭村、谭岗村等周边村抱团发展,以继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与银行合作,与专业种植团队合作,探索订单生产、规模种植等模式,搞好土地流转增加集体收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管口村将以产业发展为保障,全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造水系景观,集中建设国医文化展览馆、健康产品展销馆、中医理疗体验馆、保健药膳体验区、益养文化广场等项目,打造以特色健康产业为主题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实现由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新跨跃。目标宏伟、志向远大、设想温馨可嘉。
 
  漕河镇党委因势利导,积极推广管口村乡村振兴成功做法,按照“1+1+2”模式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形成了“3+3”强村富民产业模式。
 
  ——打造管口村优质无公害林果产业、李家村蟋蟀特色产业、马亭村林下养殖3个特色乡村产业,打造管口村、谭岗村、马亭村3个优质粮油作物种植基地,努力打造“五大振兴”体系完善,辐射能力广、示范效应强、可复制易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片。高!OK!点赞!
 
  管口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大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齐心协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济宁市兖州区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强村富民产业,创新乡村振兴的路子,颇值得学习和推广。
 
  漕河镇管口村葡萄基地之“阳光玫瑰”葡萄喜获丰收,各地客商接踵而至,村民们高兴得不得了。“‘一麦一棒’种植模式收入太低了。现在积极搞改革,有承包费,再加上自己打工收入,一个劳动力一年能多收入一两万元。”在基地上忙碌的退休老支书管邦明说起来挺兴奋的,“‘一引四联’发展模式就是好,这两年给大家进行了两次土地分红,确确实实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收入,达到了双赢。前来学习取经的一波接一波,我们都快接待不过来了。”
 
  在管口村的典型带动下,大安镇西垛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之产业运营模式,发展瓜蒌种植增收,老百姓亦较满意。
 
  “农民以土地入股,每年每亩保障1200元的土地收益,再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确定村集体、村民超额利润分成比例,市场、种子、技术全由村集体提供,确保600亩丹参带来好效益。”小孟镇梁家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龙亦尝到了特色指引、创新发展的甜头,心花怒放,“这得感谢漕河镇管口村的王法义书记给我们做好了示范”。
 
  管口村拿出收入的60%,作为村集体的运转经费,安装了200多盏路灯,实现了全村亮化,种植了1万多棵风景树,实现了绿化,提升了美丽乡村形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一个也不能少”,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主动作为,汇聚乡村振兴党建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管口村党支部拥抱“一引四联”,成功地走出一条村集体、村民双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带出了兖州区“党建+”增收模式全面开花之新局面。
 
  火车提速,工作腾飞跨越,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及其重要。“守着‘金土地’不能让农民过穷日子。”兖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占华说得好,“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关键在于找到点土成‘金’的人,在于强而有力的村级基层党组织,在于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
 
  近几年,兖州区委结合村“两委”换届,坚持政治能力和服务能力相统一,选优配好村“两委”成员,优选出像漕河镇管口村王法义这样,愿意服务于民、敢于担当作为的“能人”“优秀人才”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颇为成功。
 
  管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勤政为民办实事,壮大了集体经济,发展了富民产业,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迎来了诗和远方,前程似锦,阳光明媚,灿烂辉煌!
 
  (作者:马继东 系中国报告文学作家、时代先锋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