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任建华:开放的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潮头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在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赢得发展。我们将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开放之门始终敞开,这是一个条兴盛之路,助力神洲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开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唯有改革开放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融入世界,汲取世界先进科技,与各国人民挽携相伴,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号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脉准的是人类共同的价值需求和热爱和平的愿望,“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此方能建设好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走向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慢长过程,认同这一理念方能在推进中逐渐消除歧见,打下共同走向繁荣的坚实基础。
 
  开放性决定融合性,融合性决定民族兴衰。在人类历史慢长进程中,民族因融合性决定兴衰的例子很多。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13亿7千万人组成,在历经五千多年的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和亲会盟、边境贸易等形式,逐步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统一,最终走向了同根同源、相互依存、相濡以沫的民族大家庭。古罗马帝国通过共和制(元老院、首席执政官)实现区域内城邦之间的开放与融合,强盛时期控制590万平方公里土地。英国首先是实现了区域内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开放与融合,才会有后来的工业革命,最强盛时期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陆地。美国是移民国家,3.1亿人包括欧洲裔、拉美裔、非洲裔、亚裔人等,其各民族间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高使其成为当今世界霸主。尽管强盛时地中海曾是罗马帝国的内海,大英帝国曾称之为“日不落帝国”,奥斯曼帝国靠武力疆域曾跨欧亚非三大洲,但终因不能与被占领地区民族融合而消亡。印地安人因民族融合性弱,未能形成统一强盛的国家,种族、群落间内斗不断、四分五裂,最终被欧洲殖民者屠杀灭种。以色列人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聪明绝顶,但也因民族融合性弱,而历经多次屠杀险遭灭种。二战后,新兴以色列国虽取得五次中东战争胜利,但因人丁稀少,始终被周边阿拉伯国家所虎视,缺乏安全感。苏联虽强盛一时,但未能实现联盟内民族融合而分裂。
 
  华夏因改革开放走向兴盛。也因此影响着世界格局。中国腾飞源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坚定不移,其经济增长也确实称得上是一大奇迹。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人民币,仅为同期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当时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国家;而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59660元人民币(近8800美元),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355亿元;201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达到27.79万亿元,是1978年的782.82倍。中国商品贸易出口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份额的12.8%,而中国商品贸易进口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世界各国瞩目中国经济奇迹。中国的崛起也影响着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格局源于二战结果,从“美苏争霸”到“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再到走向多级化世界。回顾过往,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终因苏联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弱而衰落和解体,美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体的崛起、以及欧盟的发展和俄罗斯的复苏,正在动摇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世界天平正朝向多级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国际关系,这一改变也使各国民众有了不同的认同与选择。
 
  永立改革开放潮头,肩负使命勇往直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我们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实现崛起的目标、实现中国梦,还必须继续向前摸索,我们要敢于迎接新时代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为华夏乃至全世界经济兴旺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卫计局 任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