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按照有关规定,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纪委对钱家湾村党员、二社社长李映东担任社长期间的情况进行了公示,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公示的第二天,木洞镇纪委就接到一个女同志的举报电话。据举报人反映,钱家湾村二社社长李映东在办理养殖淡水鱼营业执照过程中,向举报人老公陈某索要了1000元“好处费”。(11-15《中国纪检监察报》)
干部变脸成“影帝”,这在各地一度时期是普遍现象。不少贪官台上高调反腐,热衷于嘴巴作秀,宣扬的反腐论调“连自己都不相信”;他们台下大搞腐败,卖官鬻爵,甚至受贿次数太多,连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例如原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曾多次发表反腐倡廉的“高见”。他曾提出“要着力抓好党风廉政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曾承诺要“做一个廉洁从政的市长”,并表示“做到不为亲戚朋友谋私利,不允许亲友家人打我的旗号办事、拉工程,不干涉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方面的事项”。结果他们落马后,大家就会发现这些干部的所谓承诺就是骗人的鬼话。他们动动嘴皮子的“表态式反腐”,目的就是给自己赢得好名声,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纪检部门的考核,从而边腐边升,以求谋取更大利益。
这种善于玩弄两面人的干部不仅中高级干部中存在,就连一些乡村干部中也屡见不鲜。他们长袖善舞,玩弄两面派手法,一贯以假面目欺骗上级和群众,成了上级和同事眼中的“好同志”。譬如新闻中提到的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钱家湾村党员、二社社长李映东,就是领导和同事眼里的好同志,平时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在镇里搞征地拆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补偿安置了,他还没有补偿安置,在镇里的口碑很不错。一个上级眼中的“好同志”是不是名副其实,我觉得最终还是群众说了算。因为众所周知,一个干部只要能够博得上级的认可,就能得到升迁的机会,起码能够保住现有的地位。这就促使一批干部不在为民办实事上做文章,而是费尽心思地讨上级欢心。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上他们也这样干了很多年。
但是这些欺上瞒下的两面人干部,社会是很不满意的。他们装得再逼真,也是假丑恶的典型,迟早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譬如李映东身为党员社长,权力不大,却敢于明目张胆地向村民索贿1000块。资金虽然不多,但性质是恶劣的,因为它侵害了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这种微腐败行为我们就应该严肃处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么李映东下一次的索贿款就可能超过一千块,就可能小官变成巨贪。“老好人”李映东落马受处分,再次证明加强对干部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必须重视和利用好群众监督的力量。(作者:四川省绵竹市 彭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