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到植树节。各地的县乡单位已经把植树的内容列入议题,且制定好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将植树任务分解到社区、村街和单位。但植树过后,再看看栽植的树苗往往是不尽人意,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植树造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每年植树节前后,植树的地块到处是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声势浩大。随即观望,四旁植树、绿化林带、经济林片的确栽植了不少树苗。可就是后来再检查一看,所栽植的树苗成发芽长叶的寥寥无几,成活率低下让人心痛。
如何解决年年植树不见树的原因?首先要克服形式主义思想,不能应付了事。绿化植树这项任务更不能有半点虚头,必须要讲质量不能求数量。其次加强对种植人员的监督和现场的技术指导,从挖坑、选苗、种植、浇水等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千万不能做无用功,要确保树苗的成活率。第三跟踪管理,列入年度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对栽植的树苗实施责任承包,来年植树节再见分晓,这样才能提高栽植人员的思想认识,用心来呵护,绿树才能成活成荫,造福于子孙后代。(作者:郯城县马头镇党委 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