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徒步检查了陕西省政府周边环境卫生情况,捡到烟头56个。西安市新城区连夜开会,查找问题,剖析原因,迅速整改。(1月10日《西安晚报》)
环境卫生问题,看来就是一件小事情,却一直得不到根本落实,关键是一个执行问题。规定是“死框框”的,下面的干部是否重视,是否去执行却是灵活多变的,再则缺少必要的监管,实必是苦了群众。
还有部分群众反映问题无门,只得通过领导途径,难题很快得以解决,因为有领导的重视,如同见到“尚方宝剑”,不得不去执行了。这等小事,非得惊动领导方能解决,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某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久未办结,经领导过问后迅速得到解决。对群众来说,自己的诉求得到了回应,对领导来说,这是其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似乎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其中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却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领导过问本是件好事情,体现了领导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但为群众办好事,办成事,是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但有时候一些小事却让办事群众体味到浓浓的苦涩,本来可以在一两天内甚至一二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找了多次却不见任何回音,非得找到领导才能够办好事情。这样的办事效率和态度,与干部转“四风”要求差之甚远。
本来许多本该在基层、由职能部门就能解决的事情,一拖再拖,一定要上级领导亲自过问才能解决,这是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存在“责任缺位”或“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领导直接处理基层事务越多,往往是助长了某些干部的“官衙”作风,直接影响到政府工作效率和形象,损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机关及其干部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应该体现在对群众困难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高效勤政的工作效率上。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打造责任型政府、高效务实的政府,需要工作人员都应立即行动起来,尽职尽责地做好群众工作,方为好事。(作者:四川省古蔺县永乐镇人民政府 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