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用“心”办案 用“情”为民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 正文

胡喜庆:莫让小偷、情妇等成为反腐“生力军”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个案件:河南省平舆县原常务副县长龚红勇,因涉嫌犯受贿罪,被法院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龚红勇落马的导火索,是60万元贿金被该盗窃团伙偷走。正因如此,此案经河南商报披露后,立即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再度引发小偷是“反腐英雄”的热议。
 
  近年来,我国在反腐败工作上投入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随着一批贪官的相继落马,公众对纪检部门的主动作为产生了怀疑。
 
  小偷反腐、网络反腐、情妇反腐等,掀开了群众反腐的新纪元。其实,当地人大多也听说过贪官的绯闻,纪检部门却一直“充耳不闻”,是故意为之,还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倘若不是出现了某些“意外”,贪官们还会继续潜伏于官场,继续发挥他们的“光辉”形象。
 
  刘铁男、范悦、雷政富、龚红勇之流,他们被纪检部门深挖,小偷反腐、网络反腐、情妇反腐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人人议论纷纷,对纪检部门的主动作为产生了疑问。纪检部门就是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在预防党员干部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党的事业发展方面理应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但纪检部门监督重点不突出,监督力度分散,监督内容不到位。实际工作中,重对一般干部监督,轻对领导干部监督;有的搞监督,范围广,监督大事小事一起上,眉毛胡子一起抓,力量分散,效果不明显;在监督内容上,只把领导干部廉洁不廉洁、腐败不腐败当成监督的惟一内容,而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监督。重惩戒性监督,轻预防性监督,甚至监督者变成参与者的现象,失去了监督的本来意义,影响了纪检职能作用的发挥。
 
  因此,纪检部门需重下猛药,从自身抓起,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能彻底改变纪检部门反腐的不利局面。(作者:四川省古蔺永乐 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