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敞开大门,广纳英才”,充分发挥培养激励、贡献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三重效应,使人才在创新创造中有实惠、有荣誉、有地位,在“名利双收”中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人才培养激励。“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重点培养、引进一些有潜力、事业心强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所成就,最大的顾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想要帮助人才成就事业,就要精心思考和设计人才的事业空间,为人才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对认准的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放到能“拍板定锤”的位置,使他们能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干。让他们参与项目管理决策,牵头承担重大课题,领衔重大科技项目,多支持、少干预,使他们“如鱼得水”,能够充分展示其聪明才智。
强化人才贡献激励。“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要尊重人才创新创造价值,建立完善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的分配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除列入选拔奖励范围外,还要积极推荐享受省、州政府特殊津贴。在选拔奖励优秀人才的基础上,设立重大贡献奖,制定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政策。对在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期权、股权,实行知识产权向个人倾斜的奖励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使创新人才付出大量心血,在为社会贡献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应有的回报。
强化人才精神激励。“荣辱之心,人皆有之”。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在他们的心中,荣誉比报酬、福利往往更能体现人生价值。要完善联系专家制度,加强与专家的思想沟通,经常性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为其排忧解难。要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对有杰出贡献的人才授予勋章或荣誉称号,让人才有荣誉感,感受到地位得到提高。要在政治上关心人才成长,打造人才主题公园、人才“星光大道”、开设人才事迹网络展示馆,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重才、爱才、用才的良好人才发展氛围。(作者: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委组织部 薛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