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秋季的黄河入海口,连绵不绝的盐地碱蓬如巨大的红毯铺展于滩涂,数百万只候鸟如同海浪一般迁徙而来,壮观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
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组织民警加强巡逻值守,防范打击涉野生鸟类违法犯罪,服务八方来客,保障候鸟顺利迁徙,在“最美观鸟季”,为黄河入海口壮美画卷铺陈平安底色。
“爱鸟护鸟,请勿使用无人机抵近拍摄。”10月20日下午,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大道上,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民警联合相关部门人员,边巡逻边向游客发放文明观鸟宣传页,进行爱鸟护鸟宣传。
“黄河入海口是候鸟迁徙线路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年都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越冬。”自然保护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负责人林志军介绍,“为候鸟迁徙创造安全、安静的环境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汽车鸣笛、灯光照鸟、投食追逐、乱扔垃圾以及无人机抵近拍摄等,严重影响鸟类栖息。林志军介绍,他们加强巡逻宣传劝导,开启“静音模式”,尽量不鸣笛、不开警灯,不使用“大喇叭”,减少对鸟类的惊扰,让鸟儿自由自在栖息。他们还会同文旅部门设置移动观鸟驿站,做好车辆分流疏导、环保宣传、便民服务等工作。
为最大限度发动群众爱鸟护鸟,自然保护区分局联合11个“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联盟”成员单位开展文明观鸟宣传活动,会同保护区各管理站、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合巡护队伍,会同大汶流管理站、黄河口管理站、黄蓝公司加强辖区单位、土地承包户、经营户等人员排查工作,收缴捕猎工具,引导形成全社会生态保护良好氛围。
10月23日17时许,自然保护区分局民警在视频巡查中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随即出警进行拦截,当场在其车内查获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以及捕猎工具。随后,犯罪嫌疑人田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我们按照‘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结合秋冬季危害候鸟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加强线索摸排、巡逻管控,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破坏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自然保护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负责人李兴瑞介绍。
东营市公安局以生态警长机制建设为牵引,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在“平安原野—2025”行动中,共侦办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查扣鸟类等野生动物131只、猎捕工具74件,有力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在20平方公里的盐地碱蓬修复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滕立志正在进行科学监测。“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来到这里检查设备、收集数据,查看碱蓬修复情况。”滕立志说,“这里人迹罕至,却能经常看到警车巡逻,我们感到很安心。”
自然保护区分局黄河口北岸派出所民警王海伦和同事们每天都会沿着盐地碱蓬修复区巡逻,排查破坏生态环境可疑情况。
东营市公安局通过“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防范,守护候鸟迁徙通道,让更多鸟儿恋上黄河入海口。他们联合自然资源、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生态林场、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迁徙觅食地等重点区域以及花鸟鱼虫市场、商贸城、早市等重点场所展开全面摸排,严查涉野生鸟类交易。加强大数据管控平台建设,增加保护区内视频监控数量,强化海陆空立体巡查,提高对涉野生鸟类违法犯罪的防范打击能力。(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