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毕明峰)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政法委以“‘文’声而动”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夯实社会平安和谐基础。今年以来,区镇两级17个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4480件,调解成功率99.71%。
多元力量“一站聚”,打造解纷“终点站”。为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文登区以综治中心为平台,持续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优化流程,推动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针对工作中发现的“解纷力量分散、群众解纷不便”问题,文登区将区镇两级综治中心均与“一站式”矛调中心、“12345”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司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深度融合,实现“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综治中心内,均设置了无差别受理、群众接待、调解、心理咨询、分析研判等功能区域,让群众在中心内一目了然、顺畅办事。为切实发挥综治中心的“最强大脑”作用,区级中心安排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等10个常驻部门、18个轮驻部门、7个随叫随驻部门,16个镇级中心结合本辖区纠纷集中的领域引入行业部门常驻,其他部门及村(社区)采取轮驻或随叫随到方式入驻,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巧解万家事”。区镇两级综治中心均配套建立人员管理、工作保障、预警预防、分析研判、定期会商、协同联动、监督问效等工作机制,对每起纠纷严格实行“接待受理、分流办理、调处化解、分类结转、效果评价、建卷归档”六步闭环处置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人管”。今年以来,区镇两级综治中心线下受理案件1494件,规范受理率和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文’声而动”解民忧,消除群众烦心事。真正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忧心事”,是综治中心的生命力所在。针对综治中心群众知晓率不高的问题,文登区从品牌建设破题,推动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向规范化、品牌化、实用化发展。以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理念为指引,文登区创树了“‘文’声而动”矛调品牌,推动“‘文’声而动”调解品牌与区、镇两级综治中心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品牌知晓度。全区16个镇级综治中心创树了“老船长”“召文”“昌阳大姐”“和风浪暖”等一批群众叫好的品牌调解室,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群众共识。依托“固定联系人制度”,将镇街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村社“两委”干部与辖区群众固定下来,保持每月至少1次的经常性联络,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对于复杂问题,通过“吹哨报到”引入综治中心入驻力量下沉化解。在全区718村(社)张贴推广“山东解纷码”,对于群众通过手机扫码提交的调解需求,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受理转办。
立足于“防”治隐患,构建平安共同体。立足综治中心“主阵地”作用,文登区广泛发动各类要素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平安文登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综治中心统筹,矛调中心为主,民警、社区参与、律师协助、专业部门合作的“1+1+N”协同治理模式,结合“一员三长”工作机制(政法委员牵头,法庭庭长、派出所长、司法所长参与),对辖区矛盾纠纷“周分析、月研判”,实现对重要敏感案事件的精准把脉施策。对调解未果的纠纷纳入区级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台账,严格落实思想疏导、困难帮扶、生活救助、法律援助等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民转刑”“刑转命”等极端案事件。建立“网格每日排查、村(社区)半月排查、镇(街道)每月排查、部门每月至少1次专项排查”常态化排查机制,坚决防止“小矛盾”演变成“大事件”。村居社区大力发扬“身边人调解身边事”理念,对邻里、物业、婚姻等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采取“楼栋议事”“凉亭茶话”“广场恳谈”等形式,引导矛盾纠纷自主协商、就地化解。2024年以来,累计排查、受理疑似非法集资类问题20件、诈骗类问题61件、传销类问题37件,均转办有关部门处置完毕,切实筑牢平安文登建设基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