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关于立夏,有些人认为立夏节气到了,夏天也就来临了。虽然“立”是建立的意思,而“夏”也就是指夏天,但是立夏并不是说夏天就真的到了。其表示的是孟夏时节即将开始,也就是说春天就要结束了,而夏天也就要来临了。因此把立夏当作是夏天到来,这个是有点不准确的。那立夏与夏至节气有什么区别呢?农谚“立夏见夏”是啥意思?
立夏和夏至,都是夏季的节气,也常有人把它们搞混。其实这两个节气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其表示的是夏季即将开始。在立夏节气有三候:“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也就是说,立夏节气到了,蝼蛄就开始鸣叫了;紧随其后的就是蚯蚓也开始从地里面爬出来了。至于“三候,王瓜生”,其指的是在华北地区的一种药用爬藤植物,每年到了立夏节气以后就会速攀爬生长,到了农历六月以后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在立夏节气到了以后,日照会逐渐增长长,温度也普遍升高,同时雷雨天气也会明显增多。这个期间,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左右,正是仲春和暮春的季节,像江南地区就要进入雨季了,而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虽然升温也快了,但是大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降水仍不多。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6月21~23日。夏至是夏季的中间点,其将夏季一分为二了,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日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因此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在民间还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节气,其对农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帝王还要率领文武百官民间举行迎夏仪式,就是希望能风调雨顺,农民都能有一个好收成。而在民间还有着“立夏看夏”的说法,意思是说到了立夏节气,夏收农作物的收成好坏,都能够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在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记载了:“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因为到了立夏节气以后,像油菜、冬小麦等夏收农作物已经进入到了生长的后期了。比如冬小麦在立夏节气基本处于扬花灌浆的阶段了,而油菜更是马上就要收割了成熟。所以到了立夏节气,这些夏收作物的年景如何基本定局,故农谚“立夏看夏”之说是有道理的。
古人还总结了很多通过立夏当天的天气,预测后期天气情况及收成好坏的农谚。比如“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日晴,必有旱情”、“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等等,这些都是古人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都是有几分道理的。(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