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检察院:“我的法治梦想show”冬令营活动来啦!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检察 > » 正文

山东鄄城县检察院: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一体抓实“三个管理”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为认真贯彻落实市院“三个管理”座谈会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三个管理相关要求,鄄城县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和检委会,传达会议精神,委员结合工作谈认识定措施,深刻认识到“三个管理”中,业务管理是基础、案件管理是关键、质量管理是核心,三个管理是相互联系、融合互促的整体。抓好三个管理重点是把宏观案件质效分析与微观案件质量评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目标。“有机结合”“落实和完善”等充分说明工作机制是将三个管理一体抓、统筹抓的切入点和坚实保障,也只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三个管理有序推进、走深走实。
 
  健全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增进三个管理实效
 
  针对当前出现的监督难、办案不精准等影响案件质效的问题,建议建立覆盖普通案件、重点办案领域、重点案件类型的案件质量保障机制,贯穿三个管理,保证案件正确办理。
 
  (一)聚焦监督重点,建立重点领域的诉讼监督制度。侦查调查、检察、审判机关意见不一的案件,往往是错案的重灾区。“移诉不一”和“诉判不一”的案件就当然成为监督重点。一是强化内部监管。对移诉不一案件应强化诉前监管,对诉判不一案件应强化判后即时监管,要求检察官提请检察官联席会议研究,并履行分管检察长审核把关直至检察长、检委会决定等制度,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强化上下联同。对移诉不一、诉判不一影响定罪量刑的案件,严格纳入请示报告范围,确有必要的,及时向上级院汇报,形成更强办案合力,并及时履行侦查、审判监督职责。三是强化报备反馈。建立重点案件台账,必要时,向上级对口部门报备,主动引进监督,强化办案责任。
 
  (二)聚焦重难案件,完善重点案件的审核把关制度。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案件在办案中往往争议较大、定性困难,社会关注度高,此类重点案件应着重关注。一是标签化受理案件。严把案件受理关,落实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机制,重点案件受理之初由案管部门加注标签,由相对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办理。二是强化审核把关。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切实负起监督管理职责,对标签重点案件重点审核,召集检察官联系会议,提请检委会,层层把关。三是推动社会治理。厘清重点案件共性及深层次问题,统一办案标准,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查找制度漏洞,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
 
  (三)完善质量评查,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将案件质量评查检查与流程监控和数据核查相结合,完善方式方法,一是健全“日常+专项”评查机制。建立重点类型案件日常评查、重点领域案件专项评查机制,确保案件质量。二是建立部门“自查+核查”机制。压实业务部门首责,在案件归档前,办案人员对案件质量逐案自查,并指定专人核查,加强案件办理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三是落实“评查+讲评”机制。通过评查找准影响办案质效的共性问题,通过召开讲评会、制发办案提示等方式,突出重点、狠抓整改、确保质效。
 
  完善司法责任追究机制,增强三个管理质效
 
  针对办理案件可能出现的问题案事件甚至错案,建议畅通反馈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和责任追究体系,倒逼检察人员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一)畅通问题案事件反馈渠道。改变目前问题案事件反馈被动、渠道封闭局面,一是深化评查结果运用。充分用好案件质量检查评查,锚定评查问题风险点,下发常见问题清单,主动自查自纠。二是加强职能宣传。通过公共场所、相关职能部门宣传栏、“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检察监督职责,拓展监督线索来源。三是创新告知制度。在向当事人发放办案告知卡、权利义务告知书同时,主动告知检察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完备错案处置相关制度。错案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司法公信力,是高质效办案的反面典型。一是错案必纠。贯彻“疑罪从无”原则,进一步完善刑事错案发现、认定、调查、纠正机制,坚持有错必纠。二是错案评价。落实错案司法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按照权责一致、主客观一致原则,切实倒查原因,评价问题、追究责任。三是错案救济。用好司法救助与国家赔偿制度,切实维护错案受害人合法权益。
 
  (三)完善办案责任追究体系。压实检察长、检委会、部门负责人、检察官、案管及相关部门责任。探索正负向清单制度,持续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环境。注重结果转化运用,完善责任化管理清单,严格区分故意和重大过失、一般过失和司法瑕疵,根据不同案件情况、不同检察人员职责等分类处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纪律或司法责任。
 
  建立人员素能提升机制,增长三个管理成效
 
  (一)打造过硬检察队伍。发挥好各类人才库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更加重视青年干警培养,用好“青蓝计划”“百庭观摩、千庭评议”等有效载体,完善“培训+办案+研究”带教模式,以案促学、学以致用,着力打造“高、精、尖、专”人才梯队。
 
  (二)完善案例研学制度。进一步整合提升“妙笔生花”、“5+1”检察学习课堂(《人民检察》《检察日报》、检察案例库、检答网、检察业务教材和鄄检电子检察书苑)等学习平台,加强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学习力度,细化学习方案。强化典型案例培育工作,切实发挥好典型案例的带动辐射作用,全力打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案例培育品牌。
 
  (三)强化数字赋能管理。进一步加大数字检察模型建设、推广和应用力度,深挖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监督线索,实现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深层次分析研判,精准服务检察决策和业务指导。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流程监控等手段,助力“三个管理”取得实效。(山东鄄城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