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槐检宣)检察听证,是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办案的重要途径,是检察机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是以诉源治理促国家治理的能动履职。
2022年1月,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对听证员库的人选确定、动态管理、履职评价等作出规范。2022年6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组建起首批“持证上岗”的听证员库,他们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基层工作者、律师等各界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让我们来聆听这一年来他们深度参与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故事,感受检察听证司法为民的厚度和温度。
1.宋俊生: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兼职律师
一年来,我参与多起拟不起诉案件的公开听证。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原则,每一次,我都会认真听取承办人介绍案情,就案件细节具体询问,并依托教师身份和专业优势,客观公正审慎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案件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温度”,助力解开他们的法结和心结。
我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学习,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勤勉尽责,以更加优质的履职来回馈这份责任与信任。
2.宫保晶:山东有诺律师事务所律师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对检察听证工作最好的注解。作为听证员参加听证工作,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公开、平等、透明。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动把办案过程“晒”出来,有利于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把问题解决在检察环节,既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节约了司法资源,也打消了受害人的顾虑。
在参与检察听证活动中,我将更好履行责任和义务,忠于事实、忠于法律。
3.张兆民:齐鲁法制网总编辑
还清楚的记得去年接过听证员聘任书的情景,我倍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一年来,参加了多次听证会,每一次履职,看到检察官从查证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到向当事人耐心讲解、释法说理,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厚度和温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自己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更多法律知识。
我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检察听证工作的“宣传员”,为实现更好的司法办案效果贡献一份力量。
4.张立斌:山东华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一年来,我积极参与槐荫区检察院组织的拟不起诉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的公开听证活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认真听取侦查人员、犯罪嫌疑人及辩护人的意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法律专业知识,较好的履行了听证员的职责,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检察工作。(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