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讯:(王凯忠 徐宜亮)对一名好的工匠来说,匠心是态度,作品就是自己;
对水城刑检干警来说,匠心是情怀,案子就是自己;
因为他们深知:面对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只有把案子“精工细作”成精品,才有可能成就精彩人生——
—正是有了“对每一起案件都必须做到精准无误”的执着,才有了徐宜亮 2013 年“全国侦监业务标兵”的闪亮登场;同样,也正是有了“77件重大刑事案件无一错案”的积淀,才有了袁家鹏 2017年“全国公诉标兵”的华丽绽放……
惊叹的背后,一组数字让人找到了信服的理由——
—2011年以来,聊城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公诉等刑事检察部门办理的41 件刑事案件、检察建议被评为全国、全省检察机关精品、十佳、优秀案件;成就精品的同时,这支刑事检察队伍先后砺练出12名全国、全省业务标兵、业务能手、优秀公诉人,16 名全国、全省人才库人才,2名省检察院兼职教师……
数字的背后是担当、是精彩,更是水城刑检干警念兹在兹砺精品的匠心情怀——
—一种情怀树精英
“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站在全国的公诉竞赛场上!”“全国公诉标兵”袁家鹏的获奖感言道出了水城刑检干警树精英的匠心情怀。
水城刑事检察队伍的梦想就是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追求公正的正义之师——
—近年来,聊城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部门坚持以战略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打造业务尖兵为基础,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能为目标,注重全面培养锤炼干警,在全国、全省叫响了水城刑事检察队伍品牌。
“多渠道发现人才、多形式培养人才、多平台锤炼人才”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匠心修为——
—六年来,60 余场业务竞赛、100 余次现场观摩,高密度的岗位练兵不仅锻炼了干警的业务能力,也为发现和筛选有潜力的业务骨干搭起了一个展现阵地,形成了“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培养机制;
六年来,每周五,水城刑检干警都会围绕司法解释、理论热点、疑难案例等进行学习研讨……而这,也仅仅是他们“检察官教检察官”和“公诉讲坛”等常态化活动的一个侧影,他们以此培树水城刑检干警“逢旗必夺”的心志——
—2014 年,在备战第六届全省公诉人业务竞赛中,正是有了全省十佳公诉人宋娟、优秀公诉人许秀立的全程助教,才成就了四名全省标兵和优秀公诉人的上佳战绩,袁家鹏作为第一名也有了冲刺全国的机遇;
2016 年,在备战第四届全省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中,同样是由于“全国侦监业务标兵”徐宜亮的全程教练,才成就了三名选手全部荣膺标兵和能手的称号,乘着此势,朱来峰荣获了“全国侦监业务能手”的好成绩;
……
导师制、培优制、梯次制,人才培养的机制化让12 名干警站上了全国、全省业务竞赛领奖台;
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人才培树的精品化让18名干警脱颖成为省级以上业务人才;
对水城刑检干警来说:匠心写在担当中,情怀写在追求里!
一种执着砺精品
如果说“情怀”是水城刑检干警不可或缺的匠心底色,那么“执着”就是他们铸就精品的质量之魂——
—因为他们深知,案件质量就是刑事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正因如此,他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把精益求精的理念贯穿于司法办案全过程,打造了一批全国、全省精品、十佳、优秀案件,走在了全省前列——
—2012年,他们针对贷款环节业务不规范问题发出的检察建议被评为“全省侦查监督十佳检察建议书”;
2015年,他们提起公诉的山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张泽忠受贿案,被评为全省“精品”公诉案件;
2016年,他们办理的申洪明等14起违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监督类案被评为全国“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件”;
……
短短六年,41件刑事案件、检察建议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十佳、优秀案件;2014年至2016年,全市侦监案件质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2014年、2015 年,全市公诉案件质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精品”印证的是水城刑检干警的执着!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考量的不仅是我们司法为民的情怀,更考验每一名刑检干警将案件雕琢成精品的素能!”水城刑事检察队伍的掌门人——聊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邢文革为他们执着的匠心做了正解。
一种坚守筑精工
水城刑检干警的匠心,是坚守的产物,需要用精工的成效来证明!
精工是匠心的刻度—— 2011 年以来,他们批准逮捕7373件10094人,提起公诉11002件15682人,保得一方平安;他们无社会危险性不捕1755人,情节轻微酌定不起诉54人,促进一方和谐;他们监督立案的非法集资近亿元、致使2000余万元无法偿还的集资诈骗案犯于振清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