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胶州检察院一案例在全省“百庭观摩千庭评议”获评优秀出庭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检察 > » 正文

山东乳山检察院:探索维权服务工作机制 关爱留守妇女儿童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讯:(曹春蕾 武鹰 邵倩)近几年,大量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导致农村产生了两个特殊群体——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如何让她们在关爱缺少、亲情缺失、教育缺位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生活成长?今年以来,山东省乳山市检察院做了有益尝试。
 
  织好“三点一线、1+5”立体关护网
 
  翻开该院派驻冯家检察室干警的工作日记,上面详细记录着辖区冯家、下初、午极、南黄四个镇留守妇女儿童的信息,家庭成员、生活情况、身体状况一目了然,甚至于她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小的诉求都仔细写下……
 
  该院在派驻冯家检察室建成了“一站一室一点”维权服务体系,“一站”即在检察室设立“留守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工作站”;“一室”即在工作站设立“心理咨询室;“一点”即在留守人员较多的村屯设立“留守妇女儿童维权服务联络点”。
 
  具体运行中,检察室又探索形成“1+5”网格维权服务模式,以一个维权服务工作站带动“刑事救济、儿童救助、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维权联络”五个服务组,通过“法律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从法律咨询、宣传培训等方面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维权支持。
 
  既是“娘家人”又是“婆家人”
 
  最近,乳山市午极镇留守妇女杨某的生活状态变了个样,之前总是一筹莫展的她,如今逢人就夸检察室的干警“贴心暖人,就像自家人”。
 
  原来,杨某结婚后因怀孕待产回村居住,目前孩子已经8岁。8年间,她与丈夫长期分居,加之工作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夫妻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分歧越来越大。得知此事后,检察室“维权联络服务组”成员与“心理咨询服务组”的心理咨询师来到到杨某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双方打消隔阂,维护了这个家庭的稳定。
 
  因特殊的家庭状况,农村留守妇女往往承受着比别人更多的压力。派驻冯家检察室的干警们坚持换位思考、以己度人,既怀着“娘家人”的细心,又带着“婆家人”的公道心,在生产生活上为她们办实事、好事,尽心尽责当好她们的“主心骨”。
 
  充当化解矛盾的“和事佬”
 
  “多亏你们的善意沟通,让我和邻居化解了矛盾。”近日,乳山市南黄镇留守妇女王某向派驻冯家检察室的干警们表达了谢意。
 
  王某因琐事与邻居发生冲突,造成邻居多处受伤。虽然双方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协议并履行,但心里仍有芥蒂。为彻底消除矛盾隐患,“刑事救济服务组”多次为双方开展“背对背”谈话,从个人承受的刑事处罚、孩子承受的精神压力及邻里的团结互助等方面进行劝解。最终,双方感受到了检察室干警真切的关心,真诚的帮助,真正从心底里原谅对方,握手言和。
 
  在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中,该院派驻冯家检察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重抓好风险预警、情绪疏导、普法维稳三大环节,当好“中间人、润滑剂”,全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在“平安乳山”的沃土上种下“法治树”、结出“和谐果”。检察室还先后多次开展了“法律赶大集”、“留守妇女儿童维权法律宣传”等法律培训活动,培养群众的法治意识。
 
  当好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
 
  检察室辖区四镇116名留守儿童中,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所致,他们从小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生活,一年到头都难见到父母一面,缺失父母的爱。大多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检察室干警,就担当起了“代管家长”的职责。
 
  盈盈是位智力二级残障的多动症儿童,长年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三年前,盈盈的右腿骨折手术后钢钉一直未取出,因钢钉移位导致伤口无法痊愈。“儿童救济服务组”走访得知后,帮助联系了医疗部门,了解手术及费用情况,在征得盈盈家人的同意后,为盈盈实施了钢钉取出术。盈盈出院后,检察室干警第一时间到家探望,并多次与残联、民政部门沟通,协调为盈盈解决了医药费问题。
 
  检察室还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心理引导的方式,用人文关怀滋养精神,以心理干预融通情感,让留守孩子渐渐敞开心扉,用美好的心情面对生活、面对未来。